眼下正值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害集中防治的关键时期。日前,在资中县太平镇琴山村连片稻田上,多架植保无人机进行飞防作业,精准喷洒的生物药剂形成白色雾带,为4000余亩水稻筑牢病虫害防线。现场监测显示,该技术使病虫害发生率降低20%,粮食产量提升10%。村民黄跃文感慨地说:“全镇撂荒地清零,耕、种、防、收全程托管,再也不为劳动力紧缺发愁!”


过去,“农村土地闲置、劳动力短缺、生产效率低下”是传统农业的标签。为撕掉这些标签,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今年,资中县创新构建起“1+5+N”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由国有公司作为县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的运营主体,通过政府资金注入和资源整合,成为公民、龙江、鱼溪、太平、球溪5个区域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的县级总枢纽,辐射带动全县17个镇级站点,分批次分阶段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化运作,为全县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依托“1+5+N”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太平镇整合全镇优质资源,成立资中县蜀乡联村带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化运营,推动适合的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耕、种,目前完成耕地任务水稻耕、种5000余亩,油菜收割2000余亩,玉米耕、种1200余亩,撂荒地整治1500余亩,真正实现从“单打独斗”到“联村共富”的蜕变。

“通过跨镇域资源整合,我们已构建起覆盖太平、狮子、重龙等镇9个行政村的联合运营体系。”资中县蜀乡联村带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汶峰介绍,该公司创新采用“集体入股+设备托管”模式,盘活村集体、家庭农场及合作社闲置农机70余台(套),通过专业化调度使农机使用效率翻倍。今年公司计划完成1.2万亩耕播作业,其中7600亩水稻将实施无人机统防统治。


据了解,通过“1+5+N”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市场化运行,今年资中县预计实现社会化服务面积逾10万亩,带动村集体年均增收20万元,小农户亩均节本增效1000余元,有效破解“谁来种、怎么种”难题,形成丘陵地区农业现代化的“资中样本”。
资中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曾锡宏表示,今年将重点推进“1+5+N”服务体系落地见效,建成首个区域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2026年着力完善服务体系功能,重点提升5个区域中心和17个镇级站点的服务能力;到2027年,全县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将突破65%,其中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率超过85%,全面实现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化运作,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农业服务品牌集群。这一规划,将推动资中县农业现代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黄麟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