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时事 社会 发布 综合 百业 专题 | 热视 镜头 直播 | 市中区 东兴区 隆昌市 资中县 威远县 经开区 高新区 | VRH5读图 | 读报
蹲三合·看融合丨评论:以“蹲”的姿态,续写融合新章
来源:i内江 记者:内江融媒记者 罗尹 徐艳梅 王斌 编辑:黄梅 发布时间:2025-06-30 11:17:58
版权
声明
此稿件为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内江市融媒体中心”,否则将依法追责,特此声明!内江市融媒体中心联系电话:0832-5083888

“蹲三合 看融合”系列报道已伴随川渝边界的晨雾与稻香走过半载,记者以双脚丈量边界、用镜头捕捉变迁、借笔墨勾勒新篇。那道曾经清晰的行政边界,在村民的日常往来、产业的协同共兴、文化的交融共生中悄然模糊,逐渐化为一道“院门”内外的家常风景。

脚力丈量边界“无界”真实。记者俯身泥土,捕捉到“荣隆”亲如一家的生动细节:体育大拜年活动中,重庆荣昌普陀村村民黄学刚一声吆喝,三两分钟便“跨省”踏入四川三合村看比赛;重庆人蓝云霞在三合村经营稻虾田,每日数度往返川渝成为常态。这些场景非案头可得,唯有扎根边界线,方能在村民赶集般的步履与谈笑间,感受到行政壁垒消融后热气腾腾的生活图景。正是这坚实的脚力,让“川渝一家亲”从口号化为可感可知的日常。

眼力洞察融合中的发展密钥。半年来,报道敏锐聚焦边界痛点如何化为发展通途。当三合村稻虾产业因缺水陷入困境,记者记录了跨省引水的破冰之旅——铺设5公里管道引重庆濑溪河水入川,解了燃眉之急,更滋养出千亩稻虾共生的产业沃土。从共办体育赛事到共建“小院&茶馆”文明实践品牌,从联合引水到共享无人机飞防服务,记者的镜头穿透表象,清晰呈现了“共”字背后的协同智慧:唯有破除“一亩三分地”思维,在基础设施互联、产业布局互补、公共服务共享上深度耦合,方能激活边界沉睡的潜能。

笔力书写乡村振兴的共富故事。报道以细腻笔触勾勒个体命运与区域战略的同频共振。王强返乡开办三合村首家农家乐,游客纷至沓来;在外工作的乡厨李祖奎摩拳擦掌准备在自家小院创业;“农业飞手”晏吕强操控无人机共管川渝“一块田”。这些跃然纸上的奋斗身影,是“双昌”合作示范园产业融合、环境提升、人才回流效应的生动注脚。记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证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宏大叙事,最终要落脚于边界村民腰包渐鼓、生活向好的微笑曲线。

半年是逗号,融合无终点。三合村这片土地上,新的探索仍在萌芽,新的挑战仍在涌现,新的希望仍在生长。采访团将继续以“蹲”的执着姿态,扎根三合的土壤,敏锐观察,忠实记录,深刻思考。

田畴织锦绣,川渝无问西东。蹲点三合村的故事还在继续,它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成渝相向而行、深度融合的万千气象。我们期待,这源自泥土的融合智慧,能如春风般吹拂更多边界之地,在巴山蜀水间催生更为壮美的双城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