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40个标准化停车位到15人专业保洁队,从42次交通专项整治到0.8公里线路规范清理……一组组具象化数据,正勾勒出威远县界牌镇场镇建设管理的“蝶变图谱”,让“车畅街净”的宜居蓝图,一步步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生活实景。
交通治理:40个车位+42次整治,疏通场镇“血脉”
界牌镇地处内江市威远县南部,与自贡市大安区接壤,“一镇跨两市”的区位特点使其常年面临车流密集、停车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在场镇提升工程中,该镇在中心街规划建设2.65亩公共停车场,40个标准化车位投用后,主干道停车周转率提升3倍,有效缓解了“停车难”的问题。

针对交通“堵点”,6人综合执法队联合多部门开展42次专项整治行动,规范“以路代街”现象、整治车辆乱停违停、强化非机动车管理、完善交通设施。累计清理违规停车168起、占道经营136起、无序摆摊142起,实现场镇交通“零拥堵”常态化。
经营规范:1套标准+1个临时摊区,织密便民服务网络
在商铺管理方面,界牌镇推行统一经营标准,划定门前经营区域,落实“门前三包”责任,要求经营者严格执行食品索票制度,建立进销货台账,杜绝“三无食品”流通,从源头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农贸市场划定临时便民摊区,引导流动商贩集中经营,按品类划分售卖区域并实施统一管理。通过“即走即清”的动态清扫机制,市场环境持续优化,群众采购满意度达95%。
环境提质:15人队伍+65个分类桶,刷新场镇“颜值”
15人专业保洁队伍实行“分片包干+动态考核”机制,覆盖街道、市场、老旧小区等重点区域,同步发动镇村干部定期开展卫生大扫除,实现全域保洁常态化。

垃圾分类工作方面也有序推进,设置4组收集点,更换65个分类垃圾桶,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在杆管线路整治中,清理场镇主干道通信、电力线路0.8公里,对飞线进行捆绑规范,彻底消除“蜘蛛网”现象,让场镇空间更整洁美观。
从硬件升级到制度创新,界牌镇用精准数据丈量治理成效,让群众感受可量化、可视化。如今,通过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模式,这座场镇正焕发出全新的宜居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