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隆昌的街头巷尾建设场景热火朝天。工人们顶着烈日,戴着安全帽打围挖沟,忙着铺设雨污分流管道,为城市疏通“肠道”;老旧小区内,敲打声不断,太阳能路灯已安装完毕,破损路面也被修复平整,老邻居们站在院坝里交流居住环境的新变化;街道旁,园林工人手持电动绿篱修剪机,精心为灌木修枝造型,空气中弥漫着草木的清香。
这些平凡的建设者用双手扮靓隆昌,也见证城市更新的坚实步伐。
城市如何更新?

据介绍,2025—2027年,隆昌市将全力实施城市提能工程推进靓丽隆昌建设,计划新增城市建成区面积和市政道路,提高区域停车泊位比例,改造老旧小区,提升城区生活污水收集率和绿化覆盖率……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
6月13日,记者走进隆昌,感受这座城市更新的步伐。
城市“肠道”的疏通
莲峰公园内部分区域被白色围挡圈起来。施工方项目经理王飞介绍,随着附近餐馆增多,污水处理量有所变化,此次重新铺设公园雨污水管道,可提高污水排放能力,实现雨污分流,改善水环境、减少污染,保障市民生活。为了不影响公园秩序和市民通行,施工分区域分时段进行,预计今年7月中旬完工。
莲峰公园只是隆昌市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能力提升项目(二标段)的其中一个点位。
隆昌市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能力提升项目(二标段)包括市政道路改造和排水单元片区两部分。市政道路主干线涉及石油路、金华路等,需新建管网主干线7400米、检查井185座、雨水口280座;排水单元涉及7个片区,包含25个小区和单位,要新建雨水支线9700米、排水沟渠4600米、检查井390座、雨水口410座,还有其他改造1093处。通过管道改造和管网病害修复,可实现区域内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完善排水系统,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城市抗洪排涝能力。

隆昌市住建局有关人员表示,目前,隆昌市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能力提升项目(二标段)已完成20%。
隆昌市环城中路建设也在稳步推进。项目起点为环城西路路口,终点连接金华路,全长约2.21公里,路面宽40米,设计车速50千米/小时,双向4车道,涉及道路、桥梁及附属工程建设。目前,路基施工和桥梁下部构造已完成,正在开展箱梁预制工作,预计2026年6月完工。
隆昌市城市更新办公室负责人陈敬祝表示,环城中路建成后,将连接西区的中山路、恒隆路等6条道路,能缓解交通压力,也有利于周边地块开发利用。
老旧小区的“新生”
6月13日,隆昌市康复中路56号小区老住户吴明昌接受记者采访时感叹小区变化很大。
过去,小区路面坑洼不平、电线凌乱,大门口的路灯是唯一的照明设施。如今,地面已硬化平坦,12盏挂壁式太阳能路灯照亮了夜晚;雨污管道改造后,不再有化粪池堵塞问题;居民楼道粉刷一新,每层都安装了感应灯;楼房外立面的爬山虎被清理,消除了蛇虫隐患;分类垃圾桶取代了垃圾井;部分花台改造成停车位;线盒安装解决了“蜘蛛网”和飞线充电问题。
鹅江花园社区党委书记赵俊表示,今后将把小区160多平方米废旧房改造成活动室,在院坝里增设花箱美化环境,还将组建业主委员会,开展长效管理。


大北街花园小区也有新变化,居民活动室和小区议事亭正在建设,地下管网正在重新铺设,充电桩和停车位紧缺问题将得到缓解,电梯的安装也被提上日程。大东街社区党委书记叶顶会表示,小区改造以居民需求为导向,重点消除安全和环境影响问题,为居民创造更舒适的居住环境。
美容师的守护
隆华路上,工人用电动绿篱修剪机修剪绿篱,在“嗡嗡”声中,参差不齐的灌木变得整齐。剪掉的树枝和树叶被及时清理,装车运走。

在隆昌工作的达州人刘昌平表示,隆昌的绿化工作做得很好,满眼绿色让人心情愉悦。
城市里的那抹绿色,折射出隆昌市在园林绿化方面的持续付出。
隆昌市绿地总面积124万余平方米,除了按季节和周期修剪绿化带绿篱外,还会对行道树进行下垂枝修剪和枯枝清理。春季,开展病虫害防治;夏季,早晚为绿植浇水以防止枯死;秋季,进行追肥,助力植物生长。同时,安排10个管巡人员对城区绿化进行巡视,观察绿植是否有倒伏或病虫害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隆昌市市政园林所副所长程志胜说,打造“一街一景”及“口袋公园”是隆昌当前的绿化目标。
从雨污管网的“隐形改造”,到老旧小区的“逆龄生长”,从城市道路的拓展延伸,到绿植灌木的四季常青,这些改变,是无数建设者用汗水书写的民生答卷,是城市与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
我们期待,在城市更新的征程中,隆昌能持续展现独特魅力,让每一位生活在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幸福,目睹这座城市向着更美好的未来稳步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