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山间薄雾弥漫,翠绿的山峦显得格外秀丽;蜿蜒的河流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宛如大地母亲腰间的玉带,温柔地呵护着隆昌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
在这里,隆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如一位忠诚的守护者,日复一日地看护着生态美景;同时,在新时代自然资源管理的舞台上稳步前行,精心描绘一幅推动地方经济与生态保护和谐共生的绚丽画卷。
耕地保护:
用脚步丈量希望的田野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护耕地就是守护生命线!”隆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人的话语铿锵有力。

今年以来,隆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耕地保护作为首要任务,认真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相关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朋友携手并肩,共同守护这片孕育希望的土地。
为确保耕地保有量不少于56.7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少于51.95万亩,隆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积极创新工作方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动态监测、卫片执法等,构建起严密的耕地保护体系。在隆昌,你能看到各级田长和网格员手持智能设备,通过“巡田APP”穿梭在田间小道上。他们的足迹遍布每一寸耕地,每次巡田都是对土地的一次细致“体检”,截至目前累计上报线索462条,其中有效线索427条,有效率逾92%。
生态修复赋能林业发展:
筑牢“天府森林粮库”根基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隆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统筹生态修复与林业发展,通过系统治理,以产业升级挖掘“森林粮库”潜力,走出一条保护与发展并重的绿色发展之路。
该局持续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攻坚,组织专家团队严格验收已完成的修复工程,累计修复面积达127.64亩;通过科学规划方案、强化企业监管、实施工程整改等举措,让废弃矿山重披绿装,使绿色成为城市发展的鲜明标志。

在隆昌38.45万亩的广袤林区,林长制成为自然资源保护的关键举措。隆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动态调整各级林长,优化网格化管理体系,加强林业执法,推进林草湿荒地类对接、森林督查案件整改,做好古树名木保护、病虫害防治,野生动物保护等工作,以精细化管护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
以“天府森林粮库”建设为契机,隆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加速林业产业提质增效:
油茶产业串起“产加销”链条,改造提升4100亩油茶基地,发展500亩林下经济,配套加工设备、建设管护用房,搭建电商平台并开展营销培训。2024年,2234亩新造林验收合格;2025年,新造林项目正在推进地块落实、种苗采购等前期工作。
示范基地点亮“康养+产业”模式。隆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结合麻竹林文旅康养示范基地项目,完成100亩丰产林建设、250亩康养林抚育,开展2次技术培训,同步推进康养步道等配套设施建设;2024年建成3个内江市级“天府森林粮库”示范基地,2025年获批1个省级示范基地——云顶镇油茶现代产业基地,同步申报省级高质量发展县及2个示范基地。
增绿护绿,夯实生态根基。隆市2025年营造林7600亩,其中人工造林1600亩、森林经营6000亩;14.35万人次参与义务植树,共种植树木30.4万株;谋划中央财政退化林修复项目,规模达4000亩;完成楠木古树群抚育、14亩苗木管护。
从“治山”迈向“兴林”,从“增绿”走向“增收”,隆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生态修复绘就底色,以林业产业增添亮色,让“天府森林粮库”不仅有高颜值的绿色外表,而且满载民生福祉。
地质灾害防治:
织密“防+治”安全网
隆昌市地质灾害防治创造了连续22年“零伤亡、零重伤、零失踪”的佳绩,这得益于隆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人民至上,在“防”与“治”两方面共同发力。

隐患藏于细节,责任重在落实。面对21处在册地灾隐患点(17处崩塌、4处地面塌陷)以及8个镇(街道)的复杂地貌,隆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绘制了一张“立体防控图”——责任落实到“最后一米”。
——印发《隆昌市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隆昌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将部门和镇(街道)职责细化到最小单元,为每个隐患点明确监测人和责任人,让“守土有责”成为自觉行动。
——排查织就“风险雷达网”,专业队伍走村入户,对在册隐患点、已销号点、新增点、高陡斜坡开展拉网式调查,今年以来共排查点位388处、风险区606处,更新21份防灾预案和21块公示牌,为每处隐患贴上“精准标签”。
——科技与人力筑牢“预警屏障”,由1支专业驻守队伍、1台车和1架无人机组成的“侦察兵”24小时待命。
——开展44场宣传培训,覆盖2000余人次,发放2000余份宣传品到群众家中,让“识灾、防灾、避灾”成为共识。
——组织42场避险演练,2000余人次在模拟险情中熟悉“逃生路线”。
——值班值守拧紧“安全发条”,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制度严格执行,181次电话抽查监测人,发布1次黄色预警、3次提醒信息和1024条预警短信,33户72人成功实施主动避险。
治灾要解决“急症”,更要根除“病根”。隆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打出“工程+搬迁+小微整治”组合拳,向地灾隐患“动真格”。
36处隐患点“清零”。今年以来,该局通过工程治理加固危岩、排危除险清除松动土体、避险搬迁让群众远离险区、小微整治消除零星隐患,累计核销36处隐患点,保障了423人生命财产安全。
中省资金撬动“治灾杠杆”。149.22万元中省资金精准到位,1处治理工程从勘查设计到开标仅用数月,按照6月中旬开工、9月底竣工的时间表推进,让威胁变为“安心”;同时,3户避险搬迁户选定新的房屋地址,即将告别“靠山忧”。
当暴雨来袭、险情预警时,群众清楚“往哪儿跑、谁在守、怎么防”,这就是隆昌自规人用责任和担当织就的安全防线。
今年,隆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持。隆昌自规人坚守岗位、勇于担当,用智慧和汗水守护隆昌的山山水水,为建设“三个隆昌”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展望未来,隆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继续秉持初心使命,以更坚定的步伐开启新征程,为守护绿水青山、共创美好未来不懈奋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