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记者从威远县委党校获悉,近年来,该校依托穹窿地貌、工业文化遗产、红色基地等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在课程开发、科研咨政、教育培训工作中不断深挖细研,进一步强化智库支撑、推动干部培训高质量发展。
深耕文化挖掘,搭建课程新体系。威远县委党校成立“存史育人”攻坚队,立足资源禀赋开发打造“天下穹窿 魅力威远”“‘三威’工业历史与文化”等6堂内容丰富、特色鲜明、贴近实际的地方课程,编印形成《威邑回响——威远县委党校地方课集锦》,挖掘好、传承好、弘扬好地方特色文化。同时,打造特色微课,成立“桃李成蹊”外训攻坚队,坚持“党校+基地”办学模式,聚焦教学资源,持续优化罗世文烈士史料陈列馆、红村石油会战旧址等16个现场教学点位,开发打造“静宁古寺读书声”“忆峥嵘岁月,燃奋进之炬——记威远煤矿工业遗址”等16堂微党课,编印形成《微言大义——威远县委党校微党课集锦》。
聚焦产业发展,谋划科研新局面。威远县委党校抓实科研工作,实行校委领研、骨干带头、全员参与的科研机制,聚焦文化资源开发,围绕县域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完成《全域旅游助推共同富裕的发展路径探析——以威远县为例》《穹窿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调查与思考》《发展民俗文化助力地方经济的研究》等8篇课题研究,服务地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同时,威远县委党校提升咨政质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锚定旅游产业发展,精选重点课题,细化调研方案,致力于产出“立得住、叫得响、有分量”的咨政成果。
依托特色资源,开拓教学新渠道。威远县委党校开展本土现场教学,把干部教育培训理论课堂延伸到威远乡村振兴发展的前沿阵地,组织各类主体班学员赴威远世界无花果博览园、姜椒果研学基地等现场教学点开展调研,让学员更深入直观地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成果。同时,威远县委党校坚持资源整合,拓展教学资源优势,开展异地实训教学,组织主体班学员赴通江、阿坝等地开展培训,让学员们在“看、听、思、悟”的过程中,探索本土文旅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新路径。
(毛春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