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记者从资中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目前,资中县共有在册古树137株,其中二级保护古树5株、三级保护古树132株。为保护好这些植物活化石,资中县从2024年以来投入14.5万元专款,对古树进行树洞修复、加固、牵引、防治病虫、清理私扯乱拉及悬挂物等。
日常巡查监测
古树名木是大自然和祖辈留下的稀缺资源和宝贵财富。一棵古树,就是一个“活化石”,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记忆。近年来,资中县自规局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技术、资金、监管等方面积极构建古树名木保护机制,持续推动保护古树名木工作迈上新台阶。
充分发挥村级林长、镇级林长、地灾点巡护员作用,及时完善“一树一档”图文档案,明确位置、详细记载树种、树龄、胸径、冠幅、位置、长势、生长环境等要素,仔细观察病虫害、落叶、枯枝、雷击等实际情况并定期检查,及时更新档案资料,实行动态监管,保证每一棵古树名木良好的生存环境,提高古树名木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定期检查古树名木
筹备组建古树名木保护专家库,不定期邀请省、市林业专家实地把脉会诊,针对地面硬化、违规搭建、雷击危害、树枝劈裂、根部深埋、虫害侵入等妨碍古树名木正常生长的原因,结合植物学、森林生态学、植物生理学等原理,以立地条件、适地适树为原则,量身定制“一树一档、一树一策、一树一专家团队、一树一管护团队、一树一监测系统”的综合管护措施,确保所有在册古树生长现状健康稳定。
根据轻重缓急提前编列清单,纳入县财政预算,划拨专项经费,用于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统筹美丽乡村建设、国土绿化、河道整修等资金,建成两个古树公园。
资中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改良土壤、透气、透水、病虫防治、靠接嫁接、输送营养液等复壮措施,尽可能改善古树的生长状况,延长古树寿命,帮助这些植物活化石重新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