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日来,内江天气晴好,东兴区顺河镇见龙村村民忙着晾晒手工粉条。

4月10日上午,该村粉条生产大户邹行通带领工人将冻库里的粉条运到田间地头晾晒,放眼望去,一排排粉条成了乡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作为当地有名的粉条生产大户,邹家生产粉条已经有近50年历史。今年36岁的邹行通从小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学会了粉条加工制作,接手了父辈的“家族产业”。
“记得我小时候这里只是一个小作坊,那还是用漏勺手打粉条的年代,真正的纯手工活儿。”邹行通介绍,到2009年,他投资近100万元成立了这个加工厂,配置了一条半自动化流水线和3个冻库。
阳光下,粉条逐渐变得干燥而富有弹性,散发出淡淡的薯香味。
“我们的粉条以红薯粉为原料,用井水去生产。红薯粉经过打芡、搅拌、出锅、冷冻、晾晒几个步骤成为粉条,差不多要花三四天时间。”邹行通介绍,由于生产的粉条纯天然无添加,口感爽滑、筋道,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产品远销全国各地。目前,加工厂年产粉条150多吨,产值超150万元。

近年来,见龙村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大力打造具有特色的粉条加工产业,生产的手工粉条通过订单销售方式畅销云南、重庆等地,每年加工粉条创收达400余万元,已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粉条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