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慈姑塘,春意正浓。
这座藏于内江威远山间、最高海拔902米的森林公园,它没有精致的景区设施,也没有熙攘的游客人群,有的只是蜿蜒的步道、葱郁的林木和偶尔传来的鸟鸣。
当“体重管理”成为今年健康生活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市民和户外爱好者选择来这里徒步,用最自然的方式调节身心。
记者跟随新场镇民胜村干部,走进这片“野生”的天然氧吧,感受春日徒步的别样魅力。
野径沐“森”息:
空气清新健康徒步
4月9日清晨,记者驱车抵达慈姑塘森林公园入口。与想象中的景区不同,这里没有售票处,也没有游客中心,只有一块简朴的告示牌,上面写着慈姑塘森林公园的详细介绍。步道两旁是茂密的杉木和松树,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木清香。
“这里空气清新,走一圈下来,整个人都神清气爽。”正在步道上慢走的李大爷告诉记者。他是附近的村民,几乎每天都会来这里散步。“城里人可能觉得这里太‘野’了,但正是这种原生态,才让人真正放松。”
记者注意到,步道虽然修建得较为完善,但沿途几乎没有人工修饰的痕迹,一路上能看到挂在树上的名牌科普林木知识。护林员老张说,这里平时游客不多,周末会有一些附近的居民或徒步爱好者前来。“大家来这儿不是为了打卡,就是单纯想走走,呼吸新鲜空气。”
苔痕作“戒尺”:
无围栏处自有方圆
尽管慈姑塘的徒步路线相对平坦,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掉以轻心。记者在步道上遇到两位结伴而行的徒步者,他们穿着专业的登山鞋,背包里装着水、干粮和简易急救包。
“别看这里步道修得还行,但山里天气变化快,而且有些路段比较湿滑,得做好准备。”其中一位徒步者小王说。他是资深的户外爱好者,每次进山都会带上必要的装备。“尤其是现在春季,温差大,衣服得多带一件。”
民胜村干部蒋洪英告诉记者,虽然慈姑塘不是热门景区,但村里还是固定了几名护林员定期巡查,清理倒伏的树枝和碎石。“我们也会提醒游客注意安全,比如不要独自进山、不要偏离步道。”她说,“毕竟这里还是以自然为主,安全得靠自己多留心。”
回程时,阳光透过树叶洒在步道上,斑驳的光影让整片森林显得格外宁静。几位村民正牵着狗散步,偶尔停下来聊几句。没有电子屏显示今日消耗的卡路里,也没有健身博主讲解技巧,但在这里,徒步回归了最本质的意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记者手记:
慈姑塘的春日徒步,没有网红景点的喧嚣,也没有精致设施的便利,但它用最原始的方式,为都市人提供了一处调节身心的天然场所。当“体重管理”成为年度关键词,或许这样的“野生”徒步,才是健康生活最朴素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