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市中区立足资源禀赋,坚持把发展精品蔬菜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积极优化蔬菜生产布局,做大做强“菜园子”规模,不断做活蔬菜“文章”,让群众“种”出好光景。
眼下,正值瓜果上市季节。日前,记者来到永安镇下元村的一种植场看到,大棚里的黄瓜迎来了丰收。走进蔬菜大棚,一排排鲜嫩翠绿的黄瓜挂满枝条,长势喜人,村民们正背着背篓穿梭在大棚内,采摘着黄瓜,准备发往市场。
内江市市中区林康种植场 林康:
我们基地种植有黄瓜20余亩,3月中旬就开始收了,目前已经收了4万斤左右,如果后期价格稳定,预计要采摘到 5月下旬,我们黄瓜主要是通过批发销往长沙、重庆,(今年)产量(预计)在30万斤左右,产值在30万左右。
据了解,该基地从2020年开始种植蔬菜,共有蔬菜大棚47个,主要种植的黄瓜品种为燕白,亩产量可达10000斤左右。除了黄瓜外,该基地种植的番茄也陆续迎来成熟。
大棚蔬菜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也吸引了当地村民前来务工,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加了村民收入。
村民 兰国芬:
我们在这里帮老板摘黄瓜,一天60块钱,反正只要基地有活,都过来干,找点收入养家。
同样,位于凌家镇酒房沟村的蔬菜基地的芹菜也迎来了丰收,放眼望去,只见连片的白色大棚整齐排列。走进大棚,一股清新的芹菜香味扑鼻而来,一排排整齐的芹菜苗长势喜人,翠绿的菜叶鲜嫩欲滴。工人们正忙碌地收割芹菜,拔菜、清理枯叶、装箱,不一会儿便装满了几大箱。据了解,该基地的芹菜于3月开始采摘,每天可采收一千斤左右,主要销往成都等省内。
种植户 兰贵云:
我们这里总共是种了四十多亩黄瓜和芹菜,这一批芹菜产量很高,一亩地能产五、六千斤,这一批马上就要收完了,然后就准备下一次,这一季(产量)估计是在四、五万斤左右。
据悉,市中区将继续以精品蔬菜产业发展为重点,充分挖掘蔬菜优质资源与特色优势品种,不断发挥家庭农场、专合社等主体示范带动作用,做活蔬菜产业发展文章,促进全区蔬菜产业提质增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