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满甜城之际,4月7日-11日,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香港红十字会联合主办,四川省红十字会承办,内江市红十字会协办的红十字“博爱家园-韧性社区”项目共促心理健康进社区交流活动将在内江举行。来自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红十字会代表、专家及一线工作者120余人将共聚一堂,共绘“博爱家园-韧性社区”建设蓝图。
本次交流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涵盖了主旨会议、圆桌论坛、实地考察、项目市集、分组讨论及总结等多个环节。在主旨会议中,将深入分析我国社会心理健康问题现状,探讨共建暖心社区、提升社区韧性的“心”路径,以及分享四川省红十字会心理健康项目的成功经验。
圆桌论坛环节将从项目建设、家庭、社会、学校、科技五个视角展开深入讨论。届时,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者将围绕“聚焦心理健康,共筑‘心’家园”“心理健康进校园”“数智赋能家校社协同育人——守护心理健康”等议题发表见解,共同探索心理健康建设的多元路径。
在项目市集环节,四川、宁夏、陕西、青海、广西的心理健康项目成果及具体活动方法,将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展现。此外,与会者还将前往内江市城市/城镇社区减灾项目、隆昌市学校心理健康项目现场,深入了解项目实施情况及实践经验。
据悉,博爱家园项目是中国红十字会在积累多年项目经验的基础上,围绕核心业务,聚焦城乡社区,以“防灾减灾、健康促进、人道传播”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发展型人道公益项目。
2022年,香港红十字会支持四川省红十字会城市/城镇社区减灾项目落户内江市东兴区东兴社区及隆昌市观湖社区。项目以“回应急速城镇化社会背景下,如何加强社区凝聚力与共融”为主题,通过举办活动和建立制度机制等举措,提升社区灾害风险应对能力,增强社区韧性,构建流动儿童友好社区环境,促进流动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项目实施中,两地着力构建“空间优化-关系重构-能力建设”三位一体的儿童友好社区环境,在社区打造红十字童心园儿童活动空间,增设心理健康宣传栏、安全标识等设施,为流动儿童提供阅读、绘画等减压场所。通过亲子手工坊、节日文艺汇演等活动,增强儿童与家庭、邻里的情感联结,营造包容共融氛围。同时,开展情绪管理讲座、半军事化研学营及应急救护培训,帮助儿童提升自理能力与社会适应力,并培养社区志愿者成为“楼栋急救员”,织密基层心理健康与安全防护网络。
与此同时,项目组建社区红十字会和志愿服务队,通过积分激励、专业培训等机制,动员社区干部、网格员及居民参与防灾巡查、困难帮扶等工作,增强社区凝聚力。
项目总评结果显示,90%以上流动儿童通过阅读和同伴交往掌握情绪调节能力,焦虑行为显著减少;100%家长表示亲子关系得到改善,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增多;社区干部反馈,社区纠纷减少,管理压力降低,社区和谐度显著提升。项目探索出社会组织协同基层治理的创新路径,为城镇化进程中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内江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