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时事 社会 发布 综合 百业 专题 | 热视 镜头 直播 | 市中区 东兴区 隆昌市 资中县 威远县 经开区 高新区 | VRH5读图 | 读报
理响甜城·见解感悟|聚力“六个必须” 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来源:i内江 记者:威远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 周世雄 编辑:唐中明 发布时间:2025-04-01 17:56:52
版权
声明
此稿件为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内江新闻网”,否则将依法追责,特此声明!联系电话:0832-5083888

化工园区作为重要的产业集聚区,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要锻造强劲引擎,必须推动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习近平经济思想明确了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具有内在统一性,高质量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发展,为园区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

化工园区产业必须坚持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创新,威远经开区的优势是钒钛和页岩气,应该围绕优势建设一批高水平科创平台,打造一批高附加值的先进材料和能源化工产品,集聚形成世界级页岩气产业集群,实现钒钛、化工产业创新发展。一是增强科创保障。与成都等地努力推进科技创新资源的开放和共享,加强科技专业服务的有效供给,不断优化科技创新、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的环境,积极为区域以及国家创新体系的完善贡献力量。二是实施孵化器工程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级孵化器,建立孵化器行业资源和利益共享机制,引导龙头企业向本地中小微企业开放供应链,构建专利池、知识产权联盟;鼓励孵化器建设集科技研发、中试生产和经营场地、检测认证、财税金融、科创基金、营销推广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工程,启动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计划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三是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积极引进能够突破页岩气化工等关键技术,发展先进材料、能源化工等新兴产业,吸引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及其团队来内江发展,夯实高技能人才培养基础。大力弘扬制造文化、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营造全社会崇尚实体经济、崇尚创新、支持制造业的社会环境。

化工园区产业必须坚持协调发展。充分利用外部市场及内部资源,根据用地空间结构和用地布局方案,按产业门类进行划分与组合。一是先进材料重点聚焦钒钛新材料、化工新材料和电池材料。钒钛新材料以川威钒钛资源为基础,瞄准高端新兴领域应用,重点发展大型储能钒电池所用的氧化钒、钒电解液等钒材料产品和颜料级钛白粉、纳米二氧化钛、特种钛白粉等钛材料产品,机会发展钒电池配套产业、钒催化剂、钒颜料、高品质纳米碳(氮)化钒等钒的深加工材料和海绵钛、高纯钛等钛的深加工材料。二是化工新材料依托园区内天然气精细化工产业基础,重点发展以特种纤维为代表的复合材料。依托当地页岩气资源基础,重点发展开采页岩气所需的特种助剂;同时积极发展配套成渝地区电子信息所需的电子化学品和电池配套所需的功能性膜材料等。此外,以内江电池材料的配套产业为重点,发展正极、负极电池材料,逐步形成集群,并适时拓展电池产业所需的电堆、电解液、隔膜等配套产业。三是能源化工主要聚焦四川省能源化工产业鼓励发展的清洁能源和绿色化工方向。清洁能源依托页岩气资源,以页岩气制氢为重点发展氢能利用产业链;利用川威集团钢铁副产尾气和副产物,发展焦炉煤气制氢、焦炉煤气制 LNG 等;以生物质利用为示范,发展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工业混合油等废弃动植物油脂综合利用产业链。绿色化工以页岩气资源为基础,重点发展天然气(页岩气)化工等,聚焦制 PBAT、PTMEG、MMA等天然气精细化工链条。

化工园区产业必须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和中和愿景为导向,促进重点行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从源头对园区实施二氧化碳和污染物协同管控。一是推进区域产业循环式组合发展。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工业生态学原理和清洁生产要求,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指导原则,通过物流或能流传递等方式把不同工厂或企业连接起来,使一家工厂的废物或副产品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或能源,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形成技术先进、环境优美、基本实现污染物“零排放”的新型园区。如园区规划的焦化延伸产品链是与钢铁配套的焦化装置副产物(包括焦炉煤气、转炉煤气、苯、煤焦油等)的综合利用,通过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清洁电力作为能源,对焦炉煤气、转炉煤气进行深度加工,生产附加值更高的产品,不仅可以改变直接燃烧获取热能的粗放式利用,减少碳排放,还可延伸发展制氢产业,发展清洁能源。二是推进页岩气化工全产业链发展。从碳原子的利用效率来看,煤制甲醇原子利用率最高为50.45%,而采用天然气制甲醇,原子利用率高达 94.12%,这意味着化石原料中碳含量越高,利用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越多。因此,采用天然气等低碳原料制备甲醇等基础化学品可以显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源头降碳。园区远期还规划有天然热电联产,通过采用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可以就近供应绿色电力,间接减少碳排放。三是做好绿色规划设计。园区引入项目在初期建设时进行建筑绿色节能设计,从源头减少碳排放。在园区交通系统中应用智能交通技术,并且在园区运输车辆的选择上优选电力、生物燃料和氢燃料等新能源车辆。在远期规划实施时,进一步推进园区内规划绿地生态系统建设,依托园区周边生态载体,增加园区碳汇储备能力。

化工园区产业必须坚持开放发展。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拼时间、作研判、讲诚意,精心编制页岩气及下游产业链地图和中国氢能源产业分布图,开展全产业链招商。一是围绕钒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确定引进目标企业。当前,建筑行业用钢较低迷,但铸造行业迎来国家政策利好机遇,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因此,引入一些高端铸造项目,采用自动化、智能化装备及配套设施,全流程绿色制造,工艺采用节能环保的新技术等,除对现有产能进行升级外,还能实现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的零排放。二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对高炉渣中的钛,目前尚无好的提炼办法,引入新西兰阿文塔纳公司技术,围绕高炉渣提钛工艺,形成技术工艺包,加快项目落地,将提升含钛高炉渣的高值化利用效率,同时依托成渝钒钛具备的钛精矿生产能力,推进钛精矿资源的综合利用。

化工园区产业必须坚持共享发展。化工园区作为重要的产业集聚区,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决不能单枪匹马独自发展,要坚持全民共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是共同出资引财富。化工园区前期投入大,后期收益多。在筹资和建设阶段,应以共同富裕、共享发展为理念,充分激发政府、平台、基金、企业和群众参与建设积极性,以多方出资、收益分配的模式,共享发展新机遇。二是积极带动园区外下游产业发展。园区发展了,还要带动园区外下游产业共同发展,构筑产业“生态圈”,激活整个片区的经济动能。在发展天然气化工的基础上,积极引入下游非化工产业项目,比如餐具、薄膜、膜纸、快递袋、服装、塑料胶带、3D打印材料等,都是下步产业发展的着力点。

化工园区产业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历经95年发展的川威集团,现有党员1269名,中层干部中党员占82%,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企业效益、社会效益同频共振。化工园区要发展,必须把党旗插在项目上,把支部建在产业上,把党员放在一线上。一是党的领导要在经济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在产业发展中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改革发展事业不断推进,激励广大干部在促进经济发展中敢作为、能作为,使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二是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化工园区作为经济建设、产业发展的主战场,更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全面履行领导经济工作的职能,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更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对经济形势作出的重大判断、对经济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对经济工作思想方法作出的重大调整,把握核心要义,压实工作责任,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