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时事 社会 发布 综合 百业 专题 | 热视 镜头 直播 | 市中区 东兴区 隆昌市 资中县 威远县 经开区 高新区 | VRH5读图 | 读报
万千气象看四川·资中①丨从三个故事看资中医共体建设带来的变化
来源:i内江 记者:内江融媒记者 徐艳梅 谢金成 编辑:黄梅 发布时间:2025-03-27 16:14:58
版权
声明
此稿件为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内江新闻网”,否则将依法追责,特此声明!联系电话:0832-5083888

看病就医关乎群众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

2023年9月,资中县启动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统筹县级医疗机构和基层乡镇卫生院资源,组建了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2个医共体,推动大小医院连得更紧、群众健康更有“医”靠。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给群众带来了哪些变化?3月27日,在“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资中专场中,资中县副县长张昊跃用三个生动故事进行了阐述。

从“寻医远”到“问诊近”

今年2月,资中县孟塘镇柏莲村的何大爷因腹股沟包块疼痛,到县中医医院医共体孟塘分院就诊。总医院下派的巡诊医生诊断,需手术治疗。于是,分院立即联系总医院下派麻醉及护理团队,协助开展手术,当天下午便完成手术。

“以前,由于部分卫生院没有相应的医疗技术和麻醉医师,患者只能到上级医院诊疗。现在,通过总医院‘专家派驻+骨干巡诊’的方式,实现基层有总医院专家常驻、有总医院骨干轮班坐诊,推动优质人才资源下基层,群众看病更方便了。”张昊跃介绍。

医共体建设以来,全县累计下沉常驻医师31名、技术骨干1400人次,指导开展手术189台。

从“重复检”到“区域认”

去年12月,资中县鱼溪镇禁药碑村的马女士因胸痛胸闷,到县人民医院医共体鱼溪分院就诊。接诊医生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并上传至总医院远程心电会诊中心。

总医院出具危急值报告,考虑患者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立即指导分院对患者用药,转运到总医院开展手术。

据介绍,以前,急危重症患者上转,需重新检查、诊断,再进行治疗。而现在,远程影像等资源共享后,实现了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区域互认,为患者有效节约时间和费用。

张昊跃介绍,医共体建设以来,资中开展远程影像18万余人次、远程心电14万余人次,为群众节约费用600余万元。

从“县上接”到“镇上送”

今年2月,家住资中县发轮镇王家沟村的吴女士因骑车不慎摔伤,引发严重颅脑损伤。发轮二级急救站迅速将患者转运至医共体总医院抢救。

发轮镇地处偏远,以前从城区调配救护车转运往返需要2个多小时,而从当地急救站派车转运仅用时50分钟。

“医共体建设以来,我们在分院建立了4个二级急救站,有效缩短了急救半径,提升了应急响应速度。”张昊跃介绍。截至目前,二级急救站转运1662人次,为患者减免“120急救车”费用20.87万元。

与此同时,资中通过下沉人才、技术、服务与管理,促进总医院和分院分工协作、上下联动,均衡城乡医疗资源配置,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可感可及的优质医疗卫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