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时事 社会 发布 综合 百业 专题 | 热视 镜头 直播 | 市中区 东兴区 隆昌市 资中县 威远县 经开区 高新区 | VRH5读图 | 读报
深入一线破难题 城乡治理显担当——看隆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如何书写城市治理新答卷
来源:i内江 记者:内江融媒记者 陈烨 编辑:邹英 发布时间:2025-03-26 09:33:37
版权
声明
此稿件为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内江新闻网”,否则将依法追责,特此声明!联系电话:0832-5083888

3月3日,隆昌市召开以“一线工作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暨干部队伍作风能力提升大会,向全市干部发出“一线破难题、一线抓落实、一线转作风”的动员令。

作为城市治理主力军,隆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以下简称“隆昌市综执局”)闻令而动,将办公地点“搬”到街头巷尾,用“铁脚板+绣花功”践行“问题发现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服务提升在一线”的实践路径,书写城市治理新答卷。       

集中整治攻坚在一线

3月18日上午9点,隆昌城区步行街,隆昌市综执局市容一中队队员范勇章一边和同事忙着拉警戒线,一边提醒大家摆放锥形桶,保障过往行人安全。  

“今天要拆除步行街这几块标牌。”范勇章说,根据工作安排,近段时间他所在的隆昌市综执局,聚焦户外违规安装、污损破损严重、存在安全隐患的广告牌和标识标牌,开展集中整治行动。  

全市有多少块户外广告牌和标识标牌?分布状况如何,其中有无违规安装的?当前存在多少受损倾斜、字迹模糊难辨的情况?……在打响户外广告牌和标识标牌集中整治攻坚战之前,这些问题都需要弄清楚。   

随后,200余名工作人员迅速响应,在全市范围内精准摸排。 

隆昌市综执局市容四中队队员洪小红清楚地记得,今年1月8日、9日、13日,除了在负责区域规范街面秩序、引导游商前往经营地点外,她还骑着执法摩托车逐一查看人民中路、环城南路等地的户外广告牌和标识标牌 。

“每天都会上传大量照片给我们四中队的内勤人员,还要花一些时间标注偏僻路段牌子的位置并简单说明现状,方便后续开展拆除或修整工作。”洪小红说。

实际上,早在去年12月,摸排工作就已经启动。“截至今年2月底,我们先后共排查了850多块户外广告牌和标识标牌,对每一块牌子的位置、材质、样式、所有人(单位)等信息进行了整理,建立了详细的台账,并制作成PPT。”隆昌市综执局办公室副主任王洋打开手机介绍时,记者看到了详细标注以上信息的多张图片。  

区域广泛、数量众多是精准摸排工作面临的难点,通过地毯式排查,这一棘手问题最终得到解决。然而,隆昌市综执局执法人员还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一个月前,市容三中队副中队长薛俊发现,有人在道路旁安装了一块立式广告牌。经了解得知,该广告牌所有者因向有关部门申请安装未获批准,便趁夜深人静偷偷安装。得知情况后,薛俊和队友向对方送达整改通知单,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拆除。然而,直到整改时限结束,对方仍未行动。

薛俊与对方沟通,并耐心宣传违规安装广告牌需承担的相应后果。不久,立式广告牌被对方自行拆除。    

目前,隆昌市保留了131块美观规范的户外广告牌,集中清理了206处破损公益广告、42处违规设置的商业广告及53处损毁变形指示牌。  

户外广告牌、标识标牌集中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正是隆昌市综执局遵循“在一线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一线工作法”的体现。        

秩序维护“绣花”在一线  

曾祥艳在云顶镇场镇做了14年生意,提及场镇近段时间的变化,她打开了话匣子。  

以前,摩托车、电瓶车、小轿车无序停放,让本就不宽敞的道路更加拥堵;街边商铺店主随意将拖把、凳子、加工工具摆在店门前,全然不顾过往行人通行困难。这些场景,让曾祥艳看到了场镇“混乱”的模样。  

“他们几乎每天都来,看到摩托车、电瓶车没停在划线区域内,就会默默地摆放整齐,让车头朝向一致;遇到不自觉的店主将杂物随意堆放在商铺外的人行道上,他们会反复提醒,并主动帮忙把物品搬回店内。”曾祥艳说,久而久之,场镇上的居民自觉按要求停车,也不再乱堆乱放杂物。     

曾祥艳口中的“他们”,是隆昌市综执局市容一中队的队员们。 

“规范商铺经营秩序、管理店招店牌、维护市场秩序、引导车辆有序停放,这些都是我们的职责。”隆昌市综执局市容一中队中队长翁羽表示,云顶镇是该中队联系的镇(街道)之一。做好场镇管理服务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持之以恒、精雕细琢、下足绣花功夫,才可能见实效。  

在云顶镇综合行政执法和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温明刚看来,如今场镇环境整洁、人车通行有序、坐商归店,离不开市综执局长期以来的鼎力支持和辛勤付出。  

如今,在隆昌的13个镇(街道)都能见到身着深蓝色制服、皮肤黝黑的综执人员。  

从城区到场镇,市综执局不断延伸管理服务触角,积极助力秩序管理,累计出动人员3370人次,规范坐商出店经营982处、游商占道经营398处;拆除违章建筑22处、撑杆搭棚78处、破损陈旧店招214处;制止电瓶车违规占道充电119次;清理“牛皮癣”729处;规范乱停乱放车辆3063辆;督促茶馆进行卫生整改129处。各镇(街道)面貌焕然一新,秩序环境明显提升。        

“六净六顺”下沉到一线 

前不久的一天,云顶镇九一村1组村民刘世芬和母亲刚吃过午饭,村党支部书记徐生全便来访。   

“刘大姐,今天来你家看看,卫生保持得不错,要坚持。”徐生全说,刘世芬如今的家与过去大不一样,特别是院坝卫生。曾经,乱堆乱放的烂桶、污损的泡沫箱和干枯的杂草让刘世芬的家减分不少。

“以前鸡是散养,院子里到处是鸡粪。”刘世芬不好意思地说,过去的院坝太脏太乱。  

记者走进刘世芬家的院坝,映入眼帘的是整洁的景象,整齐的花台上摆放着几盆生机勃勃的绿植,一旁简易的收纳箱里有序放着日常物品。院坝右侧,是一间用来养鸡的砖瓦房。刘世芬告诉记者,为保持院坝干净,白天、晚上都“不会放鸡出来”。   

“她还提醒邻居不要乱扔垃圾,要把屋里的家什摆放整齐。”徐生全说,这一转变源于“六净六顺”行动。  

“六净六顺”是隆昌市落实内江市农村面貌改善行动的有力之举,也是隆昌市综执局持续推进的专项服务行动,目的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隆昌市综执局城乡环境服务中心城乡治理保障股股长邱立新笑称,田间地头、村民家中都是他和6名同事的“办公室”。几乎每天,他和同事都要分成3个组,奔赴隆昌13个镇(街道),指导开展“六净六顺”工作。   

一路走一路看。房屋墙体、树木上张贴的小广告,散落未清理的垃圾,用来遮挡家禽围栏的破旧胶布、堆放在房前屋后的柴火和农具,成为邱立新眼里亟待解决的问题。他会现场拍照记录,及时反馈问题,并要求相关镇(街道)及时整改到位。 

“交叉检查,能发现自己难以察觉而他人一目了然的问题。”邱立新介绍,为精准发现问题,大家轮流到不同镇(街道)开展检查,效果明显。    

隆昌市综执局着眼长效运行,从基层单元入手,以体制机制为突破口,探索制定并推行《“六净六顺”长效运行机制》;同时,以村组为最小单元,激发群众自觉参与、主动监督、共建共享的意识。目前,全市已组建一支3000余人的农村专职保洁员队伍,群众筹集垃圾治理费403.0815万元,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从“一时干净”迈向“常态净美”。

深蓝色的身影穿梭在隆昌的街头巷尾,他们抚平了这座城市的“褶皱”。在日复一日的丈量中,将建设“靓丽隆昌”镌刻成万家灯火里最温暖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