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内江市市中区朝阳镇黄桷桥村精心培育的300余亩雷竹笋迎来丰收,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间,村民们穿梭其间,采收来自春季的馈赠。

3月20日,记者走进朝阳镇黄桷桥村的竹苑水乡雷竹基地,眼前一片翠绿,细长的雷竹随风摇曳,宛如绿色的海洋。村民们背着背篓,手拿特制铁锹,手法娴熟地采挖雷竹笋。

“一撬、一提,一根笋壳完整、洁白肥厚的雷竹笋就被挖了出来。”村民申秀华一边演示,一边向记者介绍,“看,刚挖出来的雷竹笋被笋壳层层包裹,用手轻轻剥开,便露出鲜嫩的笋心。”
雷竹笋,又名雷公笋,因早春打雷即出笋而得名。其生长期较短,出笋早、产量高、笋期长,笋粗壮、洁白、甘甜鲜嫩、营养丰富,是春季餐桌上的美味佳肴。采挖雷竹笋一般在每年的3、4月份,其中3月份是挖笋的最佳时期。

在竹林的另一边,村民们正忙着将挖出的雷竹笋进行分拣、称重、装箱、打包。随后,将被发往内江城区、成都市区等地,让更多人品尝到这份来自甜城的“春味”。

“笋子长到25公分左右比较合适采摘,这种一棵的重量大概有5两左右。现在因为是初笋期,每天的产量大概在1000到2000斤左右,这些笋子主要用于批发和零售,今年产量估计在30万斤左右,产值大概40万元。”市中区竹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唐瑗介绍道。
据了解,该基地自2017年起流转土地种植雷竹,现有雷竹林面积315亩。高峰期可提供20余个用工岗位,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增收的机会。下一步,该基地将继续在雷竹笋扩规模、拓渠道、深加工上下功夫,进一步增加产品附加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