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在东兴区田家镇的内江市农科院精品蔬菜示范基地内,种蒜试验田里蒜味飘香,此前引进的20余个品种蒜经过精心培育,如今部分蒜薹迎来成熟期,科研人员将筛选出最适宜本地种植的蒜薹品种,推动本地蒜类产业多元化发展。
首先看到有蒜薹的时候,然后你从底部把它拉上来,然后你把它剥开,大家看到没有,这就是很漂亮的一根蒜薹,然后你从嫩的地方,掐得动的地方把它掐开。
走进种蒜试验田,内江市农业科学院蔬菜所所长唐建正在为前来体验采摘的游客讲解蒜薹采摘技巧,在市农科院的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游客们穿梭在翠绿的蒜田间,一勾、一提、一掐,新鲜的蒜薹便渐渐装了满袋。
市民 陈生龙:
基地里面种的蒜薹,它引进的新品种,感觉品质还比较好,然后就在这里(摘)了点,拿回去试一下,我感觉应该可以,和小时候的(蒜薹)看到差不多。
长期以来,田家本地蒜薹产业并未形成规模,此次农科院引进多种蒜薹品种并开展实验种植,就是为了填补这一空白,丰富本地“蒜”家族的产业版图。市农科院将结合东兴区田家镇气候土壤条件,筛选出优良的大蒜、蒜薹品种,向本地农户推广种植,并为他们提供全程技术支持,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内江市农业科学院蔬菜所所长 唐建:
我们引种了大蒜品种二十余个,其中有十余个是蒜薹品种,经过前期的实验,我们现在发现有四到五个品种是比较好的,它的蒜薹量比较大,而且也比较整齐,计划今年下半年有些品种就可以值得推广,它的熟期比成都要早十余天,这个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优势。
据了解,东兴区田家镇一直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田家紫皮大蒜的重要产区,紫皮大蒜主要用作蒜苗和种蒜生产,当地将其作为蒜种销往全国各地,占全国蒜苗蒜种份额约20%,田家镇及周边地区种植紫皮大蒜2万余亩,一年蒜种总产量可达8000吨,年产值超4000万元,每亩蒜地可促进每户增收约6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