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时事 社会 发布 综合 百业 专题 | 热视 镜头 直播 | 市中区 东兴区 隆昌市 资中县 威远县 经开区 高新区 | VRH5读图 | 读报
守初心 强“四力” 助发展丨小摊位 大民生 临时摊区升腾内江“烟火气”
来源:i内江 记者:内江融媒记者 黄俊钦 编辑:黄梅 发布时间:2025-02-11 17:08:10
版权
声明
此稿件为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内江新闻网”,否则将依法追责,特此声明!联系电话:0832-5083888

2月10日,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内江城区的临时摊区热闹起来。摊主们热情叫卖,消费者争相购买,在一片微信、支付宝到账声中,升腾起夜间的“烟火气”。

“来尝尝刚出锅的淀粉肠,外焦里嫩!”在东兴区东城路南段临时摊区,摊主赟女士热情地招呼过往行人。她告诉记者,去年失业后,她听说政府在这里设立了临时摊区,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摆摊卖凉粉、凉面、淀粉肠等小吃。

“没想到生意比预想中好很多,我下午4点来,一直摆到晚上9点,每天都有一两百元的收入,比打工强。”赟女士说。

在东城路南段,像赟女士这样的失业人员、低收入人群还有很多。内江高新区高桥街道农民李女士背着自家种的油菜、豌豆荚等新鲜蔬菜出摊,下岗工人郑刚每天从乡镇上拉水果来出售……他们怀揣对生活的希望,在摊区上找到了自己的“舞台”。

临时摊区不仅提供就业机会,也为“夜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万达广场临时摊区,50多位摊主褪去白天的身份,带着“看家本领”,融入夜色的喧闹中,将油画、香氛、手串、鲜花、水果、咖啡等统统“装”进小摊位,挂上各色招牌,亮起点点星光般的氛围灯,开始了他们的“夜间营业”计划,也点燃了内江的“夜经济”。

汪群在摊区经营穿戴美甲店已经一年,“我们的穿戴美甲都是白天在工作室纯手工制作的,样式繁多,能满足各年龄层女性的审美,并且我们还为顾客提供免费的穿戴服务。”汪群告诉记者,她每晚摆摊的收入,都在800元左右。

临时摊区不仅让广大摊主有了“归属感”,也成了广大市民夜间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以前下了班就是在家里刷手机,现在有了夜市,可以约上朋友出来逛逛。”家住万达广场附近的市民王荟常来夜市吃小吃,买鲜花,做指甲,“感觉生活都丰富了不少。”

临时摊区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近年来,内江坚持“放管服”相结合,在城区设置94处临时摊区,根据不同功能划分为商业促销、早夜市、综合摊区等9大类别,开放时间也不尽相同。如此灵活的政策调整,不仅让流动摊贩找到“归属感”,更有效缓解以往占道经营的城市乱象,让“烟火气”与城市文明并行,进一步激发城市新活力。

“以前摆摊总是担心被驱赶,心里不踏实。现在政府规划了临时摊区,我们有了固定的经营场所,生意也越来越好做了。”在东兴区汉安天地临时摊区卖水果的摊主李先生说。

“临时摊区是城市烟火气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就业、拉动消费的有效途径。”市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总结经验,完善措施,推动临时摊区健康有序发展,让城市的烟火气更浓,让百姓的生活更美好。

记者手记:

政府的“放管服”,是摊主们的“定心石”。

从无序占道到规范经营,不仅满足了摊主们的热切期盼,也让广大市民有了休闲好去处。这表明,烟火气和城市文明,并非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灵活的管理让二者相得益彰。希望未来,内江的临时摊区能继续扎根生长,让这份温暖与活力,持续为内江经济发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