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时事 社会 发布 综合 百业 专题 | 热视 镜头 直播 | 市中区 东兴区 隆昌市 资中县 威远县 经开区 高新区 | VRH5读图 | 读报
万千气象看四川·甜美内江行|  一件“食”事,圆了三个群体的梦
来源:i内江 记者:内江融媒记者 代勇 编辑:黄小梅 发布时间:2024-12-25 11:21:33
版权
声明
此稿件为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内江新闻网”,否则将依法追责,特此声明!联系电话:0832-5083888

她曾经的梦想是——把中午在车流中寻找父母的时间留在学校,陪同学做会游戏,看喜欢的课外书;

她曾经的梦想是——中午不去接送孩子回家吃饭,在单位食堂就餐,然后美美地睡个午觉;

她曾经的梦想是——不再为每天的午餐在哪儿吃、吃什么而纠结,把外出就餐时间用来备课和休息,为下午的教学储能。

如今,她们的梦想都成真了,因为学校的食堂运行了。

12月24日,“万千气象看四川——甜美内江行”“共同富裕”主题采访团走进内江市第八小学校(以下简称内江八小),实地探访学校如何通过建设一座食堂,圆梦三个群体的故事。

内江八小有师生1100余人。虽然学校设在市中区,但三分之一的孩子来自内江经开区、东兴区甚至周边乡镇,离学校最远的孩子每天往返学校的路程近50公里。2023年9月以前,学校没有食堂,师生们自行解决午餐。教师吴倩云的家距离学校远,加之每天午高峰容易堵车,她只能在学校周边随便找个餐馆对付两口。“中午吃什么,去哪里吃,这两个问题一直困扰了我很多年。每到中午,看到学校门口接送孩子的家长挤得水泄不通,我也觉得家长和孩子们真不容易……”吴倩云说。

对“不容易”三个字有着深切体会的,还有学生家长李倩,她说:“中午但凡接孩子晚一点,就立马产生连锁反应——吃饭时间晚,午休得不到保障,下午没精神。那时候真的遭罪,在学校外面吃担心不卫生,回家吃时间又紧,根本没法午休……”

同样,内江八小五年级学生钟维妮也曾把回家吃午饭视为一种烦恼。“夏天热,冬天冷,每天中午都要在学校门口等爸爸妈妈,和同学约好中午一起跳绳、打羽毛球长期没办法实现。”

“吃午饭的问题确实困扰了大家多年。”身为校长,王小卫很早就发现了老师、家长以及孩子们共同的痛点。尽管学校多次研究开办食堂一事,然而面对资金短缺、场地狭小等“拦路虎”,大家的梦想一直未能如愿。

2023年初,得知上级正在调研城区学校开办食堂工作时,王小卫看到了希望。学校立即成立食堂建设工作专班,反复研究建设方案,向上级提交建食堂的可行性报告……“因为这是全校师生以及家长们共同的愿望,所以各种资料、材料我们前期就准备得很充分,到2023年6月份,我们就办好了学校食堂建设的所有手续,进入了公开招标程序,7月份学校放假,立马开始施工,8月中旬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说起食堂建设的过程,王小卫把它比作一场赛跑,他知道,在他身后有上千双期盼的眼神,他必须加快脚步。

终于,2023年9月1日,学校开学当天的中午,内江八小校园里弥漫着饭菜香味,学校食堂试餐成功。

“现在我都还记得,学校食堂开学后两三天就可以吃饭了,第一次去食堂就像过年一样,那天的土豆烧牛肉特别香,食堂阿姨给我打完饭菜还特别问了我够不够吃!”当时喜庆热闹的场景,深深印在内江八小四年级学生唐艺洋的脑海里。

学校食堂运行以来,为让师生们吃得舒心,让家长们放心,学校在坚持师生同餐同价的基础上,还结合自身实际,先后制定了《内江市第八小学校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内江市第八小学校食品安全应急预案》等37个制度职责。

从食材进入食堂,到饭菜递到师生手中,全过程有监控,任何人都能通过窗口大屏看到每个备餐环节,“透明食堂”的建立更是打消了大家对食品安全的顾虑。

王小卫说,食堂运行一年多来,就餐人数始终保持在900人左右,每天中午回家吃饭的师生不到300人,食堂不仅解决了师生就餐难题,也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校周边的交通压力。学校食堂,圆的不止是全校师生的“午餐梦”,同样也为上千个家庭圆了“午休梦”“免受舟车劳顿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