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内江吃潮汕牛肉,很多人会想到永合里。由于口味地道,大家都误以为这是一家全国连锁,而少有人知道,永合里其实是咱们内江的本土餐饮品牌。
创始人曾丹是土生土长的内江人,在广东工作生活多年的她,对鲜嫩可口的潮汕牛肉“情有独钟”,便在返乡创业的过程中,将这道最具广东特色的美食带回了内江。

曾丹检查后厨卫生
一番用心经营,永合里以“三年开三店”的速度迅速成长,曾丹的创业理想也不再局限于“让乡亲们吃到最正宗的潮汕牛肉”。曾丹有何转变?她心里的“蓝图”是什么?12月17日,记者采访了曾丹。
口感,精益求精
走进永合里潮汕牛肉火锅(万晟城店),宋式风格的装修古色古香,典雅的古琴乐、服务员身穿的水墨长衣、包间门牌上的词牌名都尽显传统文化之美。“永合里的品牌定位是中高端宴席,顾客进店的第一印象很重要。”曾丹说。

永合里环境
装修是外在体现,牛肉则为内在精髓。跟随曾丹走进后厨,厨师娴熟的刀工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即便佩戴手套,厨师也能靠灵敏的触觉,感受整块牛肉上的纹路,一刀刀斜切下去,每片肉的厚薄程度近乎一致。
“牛肉的各个部位怎么切、每片肉切多厚,我们都高薪聘请了广东厨师来做品控,端上顾客餐桌的每盘肉的克数都有严格规定,才能保证牛肉的鲜嫩口感。”曾丹说。

鲜切牛肉
比起刀功,肉质更加关键。曾丹介绍,永合里精选的都是一岁到三岁半的小黄牛,“肉牛每天凌晨出栏送到屠宰场,屠宰后直接运到门店,其间无冷链、不急冻,运输时间控制在六个小时以内。”
“牛肉送到店时还冒着热气,打起肉丸来很容易爆浆,这就是顾客评价我们的牛肉丸口感‘Q弹’的原因。”一名后厨人员说。
三年,开出三店
尽管口感上精益求精,但永合里刚上市时消费者并不“买账”。“地道的潮汕牛肉都是白锅汤底,这不符合内江人吃辣的口味。”曾丹道出原因。

曾丹与员工交流
一时的挫折没有动摇曾丹坚持“做最正宗的潮汕牛肉”的初心,她不惜成本使用鲜牛骨高火熬制招牌汤底,与员工齐“上阵”,在顾客用餐时热情讲解涮肉的时间和调料的比例,确保顾客品尝到牛肉最本真的鲜美。
在此基础上,曾丹迎合内江人口味,同团队研发了番茄锅、菌汤锅及酱大骨等一系列新口味、新菜品,永合里也逐渐受到市场认可。

永合里潮汕牛肉火锅(万晟城店)
“味道、环境都好得没话说”“不出内江也能吃到这么地道的潮汕牛肉”“牛肉的鲜嫩咬一口就知道”……美团点评上,永合里三家门店的评分长期稳定在4.9分以上。
未来,踏步前行
永合里的成长,还带动了内江农特产品的销售和大学生群体的就业——
就牛肉来说,永合里在内江收购符合选品标准的小黄牛,为本地养殖用户提供稳定的销售渠道,促进稳定增收。
此外,曾丹还高价回收东兴天冬、云顶土内江黑猪,成功研发出天冬锅底、上架猪梅花肉,以永合里作为“媒介”,向广大消费者推广内江农特品牌。

一人食
就业方面,目前,永合里带动了100多名本地人就业,其中近一半是大学生。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毕业的唐彬智便是其中之一。“我今年毕业后就来到永合里工作,在这里找到了‘家’的归属感。”
体现在哪?唐彬智告诉记者,除了较好的工资待遇和福利,曾丹还为一线员工制定了明确的晋升通道,“比如我有英语特长,能双语接待外宾,也懂新媒体运营,很快就升到了管理岗位。”
“永合里是一家正茁壮成长的本土企业,作为内江人,我会继续与它共成长,在这里创造价值、实现抱负,也希望志同道合的内江青年都回到家乡,来永合里大展宏图。”唐彬智说。

顾客在店内用餐
大学生汇聚永合里,为曾丹实现未来“蓝图”增添了信心。“我的规划里,永合里绝不仅仅是一家潮汕牛肉店,而是一家可持续发展的内江本土企业。”
在这条路上,曾丹已成功迈出了第一步,未来,她会继续同团队携手,踏步前行。
记者手记:
曾丹自幼随父母在广东漂泊,长期思念家乡内江。因此,在闯荡多年攒下积蓄后,她便返乡创办了永合里。
一路走来,永合里实现了“三年开三店”的迅速扩张,曾丹却发现:赚钱已不再是她创业的最重要目标,取而代之的,是将永合里做成一家可持续发展的本土企业。
在她的“蓝图”里,永合里会成为内江农特产品推广的平台,成为广大大学生群体就业的“乐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爱心企业——这些宏远理想的内核,是曾丹那颗最质朴、最真挚、最热烈的爱家乡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