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时事 社会 发布 综合 百业 专题 | 热视 镜头 直播 | 市中区 东兴区 隆昌市 资中县 威远县 经开区 高新区 | VRH5读图 | 读报
守初心 强“四力” 助发展丨“小”粉条创造“大”产值
来源:i内江 记者:内江融媒记者 谢金成 编辑:黄梅 发布时间:2024-11-21 16:53:40
版权
声明
此稿件为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内江新闻网”,否则将依法追责,特此声明!联系电话:0832-5083888

随着初冬的脚步悄然而至,市中区全安镇洪坝村迎来了红薯粉条加工的黄金季节。寒风虽带着几分刺骨,却丝毫阻挡不了吉雅薯类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雷长云的热情与决心,他紧锣密鼓地指导着生产,坚守着对乡土产业的初心。

把制作完成的红薯粉条挂架晾晒

11月19日,记者走进吉雅薯类种植专业合作社生产车间,一股温暖而醇厚的薯香瞬间扑面而来。工人们手法娴熟地进行着打浆、过滤、沉淀、起淀粉、和粉、漏粉、捞粉等十多道工序,整个生产现场忙碌而有序。灯光柔和地映照出他们专注的身影,传统技艺在他们的手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每一根粉条都承载着匠人的匠心与汗水。

晾晒制作完成后的红薯粉条

雷长云向记者介绍,去年合作社的红薯粉条及红薯淀粉产量达到了500吨,年产值高达700万元,产品不仅畅销周边省市,还远销至黑龙江、上海等地。自2009年成立以来,合作社始终坚持采用传统工艺结合现代技术,生产出的红薯粉条色泽晶莹、口感细腻滑爽,不仅易于保存,且营养价值高,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红薯粉条制作车间

随着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现在专合社每年需要收购1000余吨的生产原料,原材料的收购也由4个贫困村扩大到周边的几个乡镇。小小的粉条产业,间接带动了全安镇周边2000余户农户种植红薯,致富增收;直接带动周边10余名农户稳定就业,每年人均增收达3万元。村民翁小英便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她在合作社工作超过十年,年收入可达三万元左右。她满怀期待地说:“希望合作社的生意越做越好,这样大家就能有更多的工作机会,收入也能进一步提高。”

打包好的成品手工粉条

对于未来,雷长云满怀信心地规划着合作社的发展蓝图。他计划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质量,构建从种植到加工再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条运营体系。他的梦想是通过合作社的努力,不仅让红薯粉条成为洪坝村的一张名片,更要让它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带领更多的乡亲走出一条共同富裕的道路。

吉雅薯类种植专业合作社

近年来,市中区全安镇洪坝村依托自身优势,通过“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模式和“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机制,积极引进优质企业,大力发展红薯粉条加工产业,实现了红薯粉条生产的规模化和标准化,让这一根根看似不起眼的“小”粉条,成为了推动乡村振兴的“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