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一头牵系着人民群众的幸福,一头连接着经济社会的稳定。市委八届九次全会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行了部署,提出要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
始建于1951年的市中区妇幼保健院已走过73年的发展历程,承担着市中区三分之二妇女和儿童的保健工作。如今,这位古稀之年的“老人”借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东风,站上了新的发展起点,如呱呱坠地的婴儿充满无限活力。

院区配置儿童游乐设施区域
11月3日,记者走进位于市中区城南新区康健路的市中区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处处可见色彩明亮、形象丰富的卡通元素:院区配置儿童游乐设施区域,输液室采用童趣的家具,候诊及诊疗区域布置有卡通墙贴……点滴细节,都在努力打造儿童喜爱的诊疗环境。
这样的诊疗环境,让“宝妈”们很舒心:“孩子生病难免会哭闹,但来到儿童游乐设施区域玩,孩子的情绪马上就缓和了。”

就诊环境
针对孕产妇、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该院开展了适老化、无障碍改造。设置的母婴室方便“宝妈”对哺乳期婴儿进行护理、哺乳、集乳、喂食等。
在优化就医环境的同时,该院的就诊服务措施也在升级。针对部分群众带孩子来看病,遇上就诊高峰,排队时间较长的问题。该院开展线上分时段预约挂号,让患者少排队、少等待,提高就医效率。

口腔保健服务
记者点开医院的微信公众号,还提供有查询住院日清单、查看医生排班、查询报告,门诊缴费、住院预缴等智医服务,简化后的就诊流程,大大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
“我院作为城南新区医疗保健关键配套,促进了市中区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下沉和区域的均衡布局。”市中区妇幼保健院党总支书记熊青兰介绍,市中区妇幼保健院新院区于2023年上半年投入使用,在原有开设妇产、儿科的基础上,又开设了中医、儿童保健和康复以及口腔科等医疗保健服务。

正在建设中的住院综合医技楼
熊青兰说,运行一年多以来,市中区妇幼保健院增加了4000多名老年群体的健康体检、慢病管理和中医药服务,也增加了2万余人次的预防接种,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一致好评。
记者了解到,为统筹育幼服务资源配置,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市中区目前已经在城南新区规划、立项,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开展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和公办托育服务网络建设。

市中区妇幼保健院新院区
熊青兰透露,目前该院在省内已成功申报建设5000平方米、150个托位的托育服务机构,为市中区“一老一小”健康服务提供优质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市中区妇幼保健院二期项目的12000平方米住院综合医技楼也已经开工,预计于2025年投入使用,将进一步壮大和优化城南新区的医疗资源配置,切实完善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市中区妇幼保健基本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