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关键节点的会议,都如同灯塔般照亮前行的道路,引领着时代的航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是对新时代新征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再宣示,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时代蓝图,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作为青年思政教师,我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必须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及时把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更好发挥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坚定不移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
领悟全会精神,铸就信仰之基
理想信念,灵魂之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犹如一面高扬的旗帜,鲜明地宣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作为青年党员教师,我们当以马克思主义为信仰灯塔,让理论之光照亮前行的道路,增强“四个自信”,将党的事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思政课堂上,我们应成为信仰的播种者,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深化改革,时代之潮。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面对新时代的新挑战,我们必须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改革的精神破除一切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在思政教育中,我们应将改革的理念深深植根于学生心中,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与改革勇气,培养他们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生力军。
人民至上,初心之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根本执政理念,也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应始终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思政课堂上,我们应讲述人民的故事,传递人民的声音,引导学生树立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崇高理想。
教育革新,国家之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三大支柱。全会提出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科技体制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战略部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作为思政教师,我们应勇于担当,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国家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践行使命担当,书写青春华章
深学笃行,提升自我。理论学习是提升政治素养的必由之路。我们应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和方针政策,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同时,注重将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以学促教、以教促学,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创新教学,激发潜能。面对新时代的学生群体和多样化的教学需求,我们应敢于创新、勇于实践。通过引入情境教学、讨论式教学、议题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拓展教学资源和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学习体验。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能够自信前行。
实践育人,锤炼品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我们应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通过亲身参与体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通过奉献与付出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关心社会热点问题,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和时代担当。
党员示范,引领风尚。作为青年党员教师,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我们应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和职责使命,以高标准、严要求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工作中应勇于担当、敢于作为,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生活中应注重道德修养和品行锤炼,努力成为学生心中的榜样和楷模。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名青年思政教师,我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将全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指引,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以培养时代新人为目标,为擦亮“学在内江”教育品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