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市中区红十字会在市中区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做好人道救助、应急救护、服务民生、宣传教育等工作,充分发挥了红十字会作为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强化红十字应急救护技能
近日,市中区红十字会救护师走进学校、乡镇、旅游景区等场所,对从业人员开展应急救护员培训,普及了“三救三献”“应急救护”等相关知识,也通过案例讲解了心肺复苏、异物梗阻、创伤救护以及常见急症、意外伤害、突发事件的处置要领等相关知识,让大家增强自身应急救护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实际操作能力。

开展应急救护员培训

市中区红十字会救护师教大家伤口包扎技巧
同时,市中区也正在不断延伸红十字服务范围,持续推动红十字应急救护员培训进乡村、进企业、进机关等,主动对接不同场所和机构,开展应急救护员培训和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培训等。目前,已开展了18期应急救护员培训班,新增持证救护员1201人,普及应急救护知识3500余人。
凝聚社会力量,帮扶青少年成长
“感谢高姐姐对我的爱心资助,让我感到很温暖,进入大学后,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学习,不负众望,今后还要把她的这份爱心传递下去,关心帮助别人。”张慧奇说。张慧奇因家庭困难,一家人生活拮据,爱心人士高娅琴通过市中区红十字会了解到张慧奇的困难,决定每季度资助其300元生活费,一直到高中毕业。近日,张慧奇收到了江苏江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同时也手写了一封感谢信,向爱心人士高娅琴表达感激之情。

登记爱心助学资料

发捐献证书
为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今年,市中区红十字会接受珠海恒爱公益慈善会33名爱心人士定向对市中区15名困难学生进行爱心助学,共计助学金29500元。与此同时,也利用腾讯99公益日筹集了2.12万元,2024年春节期间,区红十字会用该资金慰问了98户困难家庭,受益达392人;今年“5·8”红十字公益日,区红十字会通过腾讯公益筹资平台筹集了1.4万元,该资金将用于慰问等公益活动;另外,还接受社会爱心企业及爱心人士定向捐赠约15万元。
传递无私大爱,守护生命和健康
器官捐献,既是生命的接力,也是希望的传递。截至目前,内江市遗体器官捐献登记志愿者达到17000余人,已成功实施捐献100余人。
这一串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关于生命与希望的温暖故事。
1月19日,在市中区老人邓某的遗体捐献仪式上,全体人员默哀,见证了老人邓某用另一种方式延续他的生命。
生前,邓某了解到红十字会“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及“三救三献”后,主动咨询遗体捐献相关事宜。经志愿者耐心讲解后,邓某让家人帮他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微信公众号上登记并签订了相关协议。
82岁的邓某在市中区人民医院去世,内江市红十字会、市中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接到消息后,立即赶往市中区殡仪馆,为老人举行了庄严的捐献默哀仪式。几个小时后,他的遗体和眼角膜分别捐献给了成都爱迪眼科医院和西南医科大学做医学研究。
不仅如此,近年来,区红十字会还对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大病儿童救助项目“小天使”基金和“天使阳光”基金进行宣传,在市中区各医院、乡镇卫生院发放宣传单,讲解相关内容。
截至目前,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向中央彩票基金申报成功2名白血病儿童的救助,共获得救助金6万元。
闻“汛”行动,爱心传递
7月13日,内江遭遇特大暴雨,区红十字会闻“汛”行动,成立了市中区红十字蓝天应急救援队,到东兴区田家镇、杨家镇等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慰问受灾群众
对于市中区受灾情况,区红十字会也积极向上级红十字会申请救灾物资,分别到牌楼街道、玉溪街道、乐贤街道、白马镇、龙门镇等受灾群众家中进行慰问,与受灾群众进行交谈,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及受灾情况,鼓励他们努力战胜困难。此次市中区共走访慰问了51户受灾群众。

市中区红十字蓝天应急救援队队员正在开展救援工作
回望过去,是为了走得更稳;总结成绩,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接下来,市中区红十字会将持续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培训、学校防霸凌安全教育、防性侵安全教育及心理辅导等培训,进一步提高群众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同时也结合区委、区政府相关工作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活动,提高群众对红十字认可度和满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