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时事 社会 发布 综合 百业 专题 | 热视 镜头 直播 | 市中区 东兴区 隆昌市 资中县 威远县 经开区 高新区 | VRH5读图 | 读报
理响甜城·见解感悟|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奋力谱写史家镇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来源:i内江 记者:市中区史家镇党委书记 孙强 编辑:唐中明 发布时间:2024-07-18 17:48:55
版权
声明
此稿件为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内江新闻网”,否则将依法追责,特此声明!联系电话:0832-5083888

2024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史家镇坚持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史家新篇章的破题之策,锚定“一城三园”(“一城”即:滨江体育运动城,“三园”是:观光农业示范园、绿色生态康养园、特色水产养殖园)定位,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以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高水准建设,一步一个脚印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坚持潜能激发,让“沉睡资产”变“增收活水”

史家镇以改革开新局、求突破,把盘活闲置资产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盘活闲置资产的新模式,激活发展潜能,让“资产”变“资源”,“包袱”变“财富”,尽快将“闲置资产”变成带动史家镇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按照“尽量尊重原建筑的结构、高效盘活闲置资产”的原则,投资1800万元,将史家镇占地1.3万余平方米的氮肥厂、印染厂等闲置国有资产改造为具有工业风特色的博克斯工厂,为游客提供亲子研学、户外拓展、安全应急培训等服务。后期将稳步推动内江八中及剩余闲置厂房等存量资产盘活利用,将其改造为研学基地、康养中心,从而在史家镇滨江沿线打造滨江休闲运动带,促进研学和旅游消费潜力释放,助力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良性循环迈上新台阶。

坚持开拓创新,让“传统农业”变“现代农业”

史家镇坚持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搭乘农旅融合发展的东风,坚定不移推动产业融合发展,让“农业+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奋力在高质量发展上蹚出一条新路。通过创新农业发展新模式,充分发挥内江市农科院技术资源优势,推进现代农业实验示范区建设项目,探索推广羊肚菌等特色农产品示范基地种植,充分挖掘和拓展农业的多维功能,为游客提供科研培育观光游览、体验现代农耕文明、休闲垂钓等特色服务,打造集生态种植、亲子采摘、观光休闲“三位一体”乡村旅游新门户,打开传统农业发展新渠道。

坚持固本强基,让“生态资源”变“经济资源”

作为国家二级水源保护区,史家镇是沱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在涵养水源、保护环境中肩负重大使命,为此,史家镇立足自身生态优势,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对标美乡优城的任务和要求,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之中,协同推动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培育镇域经济发展新动能。立足现有的1.4万亩森林资源禀赋,依托国家储备林项目,通过生态优先、资源支撑、项目带动的方式,盘活林下土地资源,以金龟湖水库为中心划分为四个板块,发展特色“林下经济”,逐步打造覆盖全镇的绿色生态康养园区,让生态优势的“高颜值”转化为经济发展的“高价值”,实现林业支撑强经济、经济发展护生态的良性循环,扎扎实实走出一条绿色发展道路。

坚持优势再造,让“小土特产”变“特色品牌”

坚定走好具有史家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坚持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扎实做好黄辣丁这一“土特产”文章,将“土特产”升级为“大产业”。按照“以点带面、片区建设”的思路,以改造成型的高标准农田及现有水产养殖为基础,着力培育极具规模的稻田黄辣丁、生态鱼虾等“百万级水产养殖园”,进一步擦亮“史家黄辣丁”区域品牌。同时,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重中之重,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共同富裕中展现新作为,充分发挥财政项目资金撬动集体经济发展的乘数效应,紧紧围绕农民增收,以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产业联农带农机制,推动利益联结、抱团发展,扭转个体农户分散经营、竞争力不强的不利局面,探索出一条可借鉴推广的富民兴村样板,让“史家黄辣丁”叫得响、卖得好、走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