叽、叽、叽……近日,位于内江市资中县水南镇大石桥社区的三角堰(小地名)来了一群“小客人”,它们就是彩鹬、矶鹬、白鹡鸰、长嘴剑鸻、白腰草鹬、黑水鸡等候鸟。美丽可爱的小精灵或在水中觅食,或在天空飞翔,一幅人与自然的和谐画卷。这些鸟类均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列入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近年来,内江来了上百个种类的候鸟,其中包括被誉为鸟中‘活化石’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这说明内江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内江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刘铁流说。


据了解,每年5-7月是繁殖期,众多鸟类都会迁徙到内江各地栖息繁殖,主要栖息在河流、湖泊、水库、水塘等水域岸边,以及农田、湿草原、沼泽等湿地,以虾、小蚌、田螺、昆虫等小型无脊椎动物为主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