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天气晴好,位于东兴区兴盛路的六〇七爱国教育文化园内古树参天,宁静肃穆。上午9点,长江故里小记者团队“致敬神鹰精神 厚植爱国情怀”参观活动在此拉开帷幕,近50名小记者踩着先辈的脚印,用儿童的眼光揭开中国第一个机载雷达研究所的神秘面纱。
参观雷达
进入研究所,“中国机载雷达摇篮”几个大字映入眼帘。小记者们在一棵巨大的黄葛树下列队集合,认真聆听讲解员龚毅如何从这棵树的故事引入到607所的历史当中。
参观车间
参观生产车间
据了解,607所是我国唯一的机/弹载雷达专业研究所,成立于1970年三线建设时期,在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代机载雷达。20世纪初国家政策调整,607所搬迁至江苏无锡,这里相关的史料、实物也就此封存。2021年,为保护利用红色资源,弘扬航空报国精神,雷达所在老所区的原址上修复建设六〇七爱国教育文化园,打造面向行业内外、社会大众传播航空文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小记者们被园区内浓厚的军工氛围所触动,主动踏着正步跟随讲解员前进。
观看史料
举手提问
在502号楼内,小记者们通过一幅幅老照片、一件件真实的雷达产品和一张张展板,深入了解607所发展历程以及中国机载雷达历史。他们拿出采访本,一边听、一边记,不时提出疑问,十分投入。
随后,小记者们又参观了天线测试中心和雷达生产车间,近距离地接触雷达零件的机械加工工具,沉浸式体验了特殊年代的军工科研场景。
了解航空历史
聆听讲解
认真参观
最后,小记者们集中观看了607所相关纪录片,对当天参观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回顾,对航空强国的神鹰精神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观看纪录片
合影
小记者王梓言的奶奶和家里几名亲戚都曾在607所工作,通过此次参观采访,王梓言清楚了解奶奶和亲戚们工作的艰辛和重要性,自豪之感油然而生。
小记者曹铸航也被先辈们的付出所触动,他表示,将来要更加努力学习,继承先辈遗志,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干报效祖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