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时事 社会 发布 综合 百业 专题 | 热视 镜头 直播 | 市中区 东兴区 隆昌市 资中县 威远县 经开区 高新区 | VRH5读图 | 读报
咳嗽、咳痰、咯血,出现支气管扩张,中医专家这样治
来 源:养生中国 编 辑:周玉殊 发布时间:2023-04-24 17:44:31

全国名中医张洪春系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在继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多年临床实践,形成了独特的肺脾常见病和其他疑难病的辨证论治思路,尤其擅于应用疏风解痉法治疗哮喘病(咳嗽变异型哮喘)。

现将张洪春诊疗支气管扩张临床经验整理如下。

急则治标

清痰热凉血止血,兼以扶正

张洪春认为支气管扩张属于本虚标实证。

本虚则易感外邪,使病情进行性加重。病情加重时可出现剧烈咳嗽,咯出大量腥臭脓痰、痰中带血,甚至咯血。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故急性加重期以治标为主,兼以补虚扶正。

肺“为华盖”“为娇脏”,外邪入侵,最易犯肺,肺主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功能失调,气不布津,津凝为痰。

子病及母,使脾失健运,津液输布失司,痰湿内生,上渍于肺,即“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痰湿之邪,壅积于肺中,日久不化,郁久化热,炼液为痰。

痰浊壅塞气道,出现咳嗽、咯吐脓痰或带有腥臭味黏痰。

热痰、顽痰久居于肺,邪热内生,灼伤肺络,血溢脉外,则咳吐血痰,甚者反复咯血。

此时治疗当以清热化痰、凉血止血为要。

若病证以痰热为要,主要症见咳嗽,咯腥臭脓痰,张洪春多用鱼腥草、贝母、瓜蒌等,同时兼以祛风除表邪,以免外邪留恋,病势缠绵。

《素问·咳论》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肝肺协调,同主全身气机。

肝主疏泄,性喜升发,肺主肃降;肝脉布胁肋,上注于肺;《灵枢·经脉》述足厥阴肝经“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若肝失条达,气郁化火,肝火循经上逆犯肺,木火刑金,气火上逆,血络受损而致血溢络外,则发为咳嗽、咯血。

此时应以青黛、白芍、柴胡、黄芩等泻肝火。

《明医杂著·劳瘵》曰:“若先见血证,或吐衄盛大者,宜先治血。”

张洪春认为急性期多由于“热伤血络,血溢脉外”致出血,治疗时当以收敛止血、凉血止血为要,同时配合活血化瘀药物,以确保“止血不留瘀”。

急性发作期在治标实证的同时,亦应注意扶正,以免正气虚弱,病邪留恋。

缓则治本

调肺健脾益肾,兼以驱邪

张洪春认为,支气管扩张缓解期应以治本为主。

此病病程长,病情易反复,缠绵难愈。久病多虚,因此缓解期患者症状虽有所缓解但仍需坚持用药,以防病情反复或加重。

治本的同时兼以祛邪,以免邪伏体内成为反复发病的诱因,此观点体现了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

本病病位在肺,但久病可使肺、脾、肾三脏俱虚。久病肺虚,可见肺气虚、肺阴虚或肺气阴两虚。

肺气虚则无力推动水液运行,则痰湿停于肺,聚而成痰。

肺阴虚,则虚火内生,痰火胶着加重病情;且肺虚则卫表不固,卫外功能失常,易受六淫邪气侵扰,而致病情反复加重。

子盗母气,肺病日久必使脾脏受累,脾失健运,则痰饮内停,上渍于肺,故“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

《黄帝内经》云 “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

脾虚则气血生化无源,使肺失所养则肺气更虚。

肺脾气虚不能摄血,血溢脉外,可见咯血。

因此缓解期当以健脾益气、化痰为主,常选二陈汤、山药、炒扁豆、白术等,伴气短乏力者,可加太子参、生黄芪等健脾益气。健

脾的同时注意清肺化痰止咳,导师常选用桔梗、桑白皮、枇杷叶、紫菀、款冬花、前胡、川贝母、浙贝母等。

肾为五脏六腑之本,久病及肾。

肺阴不足,可累及于肾,肺虚肾失滋生之源,肾虚相火灼金,阴虚火炎,可见干咳无痰,或咯血。

如《景岳全书》云 “水亏则火盛,火盛则刑金,金病则肺燥,肺燥则络伤而嗽血”;又“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肾虚不纳气,则短气,故久咳当补益肾气。

“久病必虚”“久病必瘀”。

支气管扩张患者病久多伴瘀血,治疗时当加用活血化瘀之品。

《血证论》云:“凡系离经之血,与荣养周身之血,已睽绝而不合……此血在身,不能加于好血,而反阻新血之化机,故凡血证,总以祛瘀为要。”

本病病久痰瘀互结可导致咳血症状,因此张洪春认为缓解期必活血化瘀,以防痰瘀互结而加重病情。

诊疗要点

治疗重视体质因素

张洪春提出,不同患者体质不同,饮食习惯的差异及情绪波动均可影响本病的发生、发展。

当代人生活节奏快,精神紧张,情志不畅,易致肝气不舒。

素体肝旺,情志抑郁,肝失条达,气郁化火。

肝火循经上逆犯肺,木火刑金,灼伤肺络,而发咳嗽、咯血。

治疗时应注重清泻肝火、畅达气机。

若素体脾气虚,脾失健运,痰浊壅盛;脾不能资肺,肺气亦虚,可见短气,咳嗽声低,痰涎壅盛,纳呆乏力。

肺脾气虚,卫外不固,易反复出现外感症状使病情反复加重,故治疗时应将健脾益气贯穿始终。

若患者平素嗜好烟酒辛辣,易损胃伤脾,脾失健运,则痰湿内生,久郁化热,形成痰热蕴肺。

支气管扩张患者素体多为阴虚之体,感受六淫之邪后入肺多从热化,使肺之阴津亏损,久必及肾,致肾阴不足,不能制阳,则相火益盛,治疗时当于清痰热中佐以养阴之品。

临证时重视患者体质特点及饮食习惯,明辨寒热虚实,审证辨因以明确治则,是张洪春辨治支气管扩张的特色。

典型医案

患者,男,59岁,2012年4月6日初诊:患者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3天。

临床症见:咳嗽,咯吐深黄色黏痰,痰量多,可闻及轻微腥臭味,痰中未见带血,咽痛,胸部闷热,心烦,偶有恶风,无胸痛。眠差,饮食尚可,小便可,大便偏干。舌红,苔黄,脉滑数。支气管扩张病史7年,此次因外感诱发。

诊断:(本虚标实,肺脾气虚为本,痰热蕴肺为标型)喘证肺痈。

治则:先治标,以清肺化痰、止咳利咽。

方药: 黄芩12g,鱼腥草30g,金荞麦15g,浙贝母10g,橘红10g,牛蒡子10g,栀子10g,炙杷叶10g,百部10g,桔梗10g,青果10g,射干10g, 蝉蜕8g,山茱萸10g,炒枣仁15g,生甘草10g。7服,水煎服,每日1服,早晚分服。

患者服7服后,病情有所好转,咯痰次数减少,痰量减少,痰色由黄转黄白相间,痰质稀。咽痛好转,心中烦闷感缓解。自觉恶风,食欲差,稍有乏力感,眠差。舌暗红,苔黄,脉滑数。调整处方,上方去金荞麦、炙杷叶、青果,加防风8g,茯苓15g,白术15g。续服7服后,病情较前大有好转,诸症平稳。

跟随张洪春诊治多例支气管扩张患者,整体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为基本原则,遵循“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治未病思想,以健脾益气化痰贯穿始终,同时注意调畅肝气,明辨肺肾阴虚,审证用方常获佳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