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在蓉召开。在分团讨论中,省人大代表、内江市东兴区郭北镇青台村党委书记汪东海带来的内江天冬成为了内江代表团的“团宠”。

会场公共区域资料摆放区,天冬膏、天冬蜜饯、天冬盆栽的惊喜“亮相”,吸引了代表们的目光,纷纷上前仔细“研究”,探寻天冬的“真实面貌”。

“每亩可栽种1400株,一株天冬最大可长到二十多斤,平均也有10斤,产量达1.4万斤,每斤保底价为17元……”会议发言时,汪东海一边手拿内江天冬产品,一边生动详细地介绍,让代表们看到种植天冬的“前途”。
内江天冬的魅力在会场得到了全方位释放。省人大代表唐昭强、张友美、李华雄还抓住会议中场休息时间,向汪东海“取经”,近距离了解内江天冬的致富“密码”。

“天冬全身都是宝。”汪东海介绍,内江天冬条粗壮、色黄白、半透明,富有养阴润燥、清肺生津、强骨髓、抗肿瘤、抗氧化、美容养颜等功效。内江天冬不仅可以药用,而且还可食用。尤其是天冬蜜饯还被四川省评为优质产品,制作天冬蜜饯的工艺也被评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内江天冬历史悠久,早在公元619年,内江就生产天冬并因为质量优良而作为了贡品。据《中华道地药材》卷3天冬项目下记载:天冬尤以四川内江等地最为适宜生产。

东兴区是内江市唯一的革命老区,这里气温、日照、雨量、土壤等自然条件都非常适宜天冬种植。近年来,东兴区大力发展以天冬为主的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郭北镇青台村作为天冬之乡核心产业示范区,连片种植面积已达6000亩,东兴区全域种植面积已达4万亩。2021年,东兴区被授予“中国天冬之乡”称号,“内江天冬”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内江天冬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健康四川建设,高标准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这为大力发展内江天冬产业指明了方向。

汪东海听了报告后十分振奋。他建议,支持把内江天冬纳入川产中药材大品种进行培育,把东兴区列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试点县区进行培育,助力建设高标准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支持东兴区申报天冬纳入食药物质目录。目前,东兴区已将相关申报资料提交报送省卫健委,恳请省卫健委支持帮助东兴区加快推进天冬纳入食药物质目录申报,力争2023年天冬成功纳入食药物质目录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