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如何实现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随着河湖长制工作的全面开展,内江江河湖库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就如何实现水更清的问题,市政协委员罗晓柯建议:加强污水管网建设,让污水应收尽收,同时加强污水处理厂污水达标排放监管;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管控,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做好水产养殖尾水排放管理;强化河湖长制工作,加强人员与经费保障,形成有人办事有钱办事良好格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增强全民参与环保的积极性;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强化监督执法,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震慑一方。
“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内江的水终将实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罗晓柯信心满怀。
“长沙坝水库、葫芦口水库两湖碧水是威远人民与自贡人民的饮用水源地,得益于库区人民坚持不懈地爱水、护水,长沙坝水库、葫芦口水库水质长期保持了二类水质。”市人大代表倪鹏志来自威远北部生态涵养区,对于推动追“清”逐“绿”,他建议,着力守护好碧水,推动河、湖、水库水质持续向好。
既要在规范库区养殖、严管库区农药化肥使用、强化漂浮物打捞和巡库力度上加力加劲,同时要继续加强库区周边群众环保宣传教育,提升群众环保意识,形成全民自觉爱水护水的浓厚氛围。
此外,还要添绿添彩。“我们每年开展植树添绿活动,山王镇各类林地面积达到近7万亩。”倪鹏志认为,调动群众植树添绿很重要。如,改造低产林木、发展经济价值高的林业经济,围绕山王镇漆树产业所形成的冬季“红叶”彩林,打造林业+“彩林”旅游,提升林业产业附加值,让群众因添绿添彩而致富增收益,调动群众自发自觉植树造林。同时,围绕镇域内路网干线的美化绿化,新增栽植树木,打造优美的乡村环境。
“沱江经过近几年的综合治理,水清岸绿、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但还是有一些瑕疵,如藻类植物的出现、雨污混流管道排入等。”对于追“清”逐“绿”,市政协委员吴小红重点关注“清”,她就提升沱江水质方面提出建议:一是加快老旧城区改造,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区域要提早谋划,优化雨污管网设置,并在建设中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二是坚持宣传教育与处罚并举,对影响水质的企业或个人,依情节轻重给予不同的处理方式。此外,扩展沱江两岸的植被区域并加强保护。
“内江追清逐绿,向美而行出发点在于人民,落脚点也在人民。”吴小红还从城市管理方面提出建议,从加大城市环境卫生保洁力度、推动市容市貌提档升级、持续开展垃圾分类全域推广建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广度等方面入手,提升内江的美丽指数,同时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市人大代表何艳是一名乡镇党委书记,她表示,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追清逐绿,向美而行,答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必答题”。
一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秸秆禁烧和烟花爆竹禁放工作,下大力气处理道路扬尘问题。持续推进河长制和“厕所革命”工作,积极实施“千村示范工程”,做好污水处理厂、处理系统运行监管。严控农村面源污染,加强农用地废弃薄膜收集处理,推进生活垃圾高效处理。
二是强化宣传教育引导。加强群众生态文明法律、科学知识宣传普及,引导群众坚定不移做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者、推动者。
三是推动社会广泛参与。充分发动群众共建共治,持续实施“一引双自”人居环境治理模式,开展爱护生态环境全民行动,形成人人当好绿水青山的践行者、建设者和守护者的良好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