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资中县太平镇琴山村,成片绿油油的儿菜挺立在田间地头,给这清冷的季节带来了勃勃生机,村民们熟练地穿梭在儿菜地里除虫除草。
绿油油的儿菜
“抢抓时节很重要,该栽苗的时候9月份就要栽下去,栽了后该施肥就施肥,还要进行病虫害管理。”琴山村5组组长吴胜林正在给村民讲解儿菜的种植知识。自今年整治荒地以来,他就一直在这里打工并负责种植技术指导。
据吴胜林介绍,原来这一片曾是长满芦苇杂草的撂荒地,今年,经过村上整治,开垦出来种菜。这片儿菜是在今年9月收了大豆后栽种的第二季蔬菜。
吴胜林讲解儿菜的种植知识
近年来,因外出务工、举家搬迁等原因,琴山村土地撂荒较多,村两委积极探索,采用“村党总支+集体制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农户”发展模式,带领村组干部宣传摸排,将不能自行复耕的412.5亩撂荒地由集体接手开垦,实现农村产业造血式发展。
琴山村党总支书记何汶峰说:“我们是以5年免租的形式,由我们出资开荒,5年免收租金,粮食补贴、地力补贴等政策性补贴还是老百姓自己领取。一周内就将412.5亩撂荒地集中承包给村上,由村上负责开荒,今年6月份实现了大豆净种,10月份实现儿菜净种,村集体收益实现由0元到5万多元的突破。”
3月集中开荒
荒地重获“新生”,太平镇在做好“土地文章”的同时,成立村集体产业园区建设指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配套设施使用、降低生产资料成本、引进成熟产业、开拓蔬菜销售市场等各项工作。依托集体产业园,积极引导各村结合自身实际探索不同的增收模式。
栽苗
一派忙碌
目前,全镇共签订1250亩五年免租协议撂荒地,争取到位各类资金230余万元,初步建成80~400亩规模不等的连片村集体农业产业园8个,种植花菜、冬尖、莲花白等蔬菜800余亩,种植胡豆等杂粮120余亩,套种秋土豆、秋玉米等400余亩,预计今年下半年集体经济增收逾10万元。从2023年开始,预计每年创造利润超100万元。
撂荒地复耕示范点
儿菜丰收
“太平镇紧紧围绕建设万亩粮蔬示范园区抓好工作落实,主动将撂荒地治理与万亩粮蔬示范园区建设相结合,今年全镇共治理撂荒地2065亩,探索出通过建设村集体农业产业园作为万亩粮蔬示范园区的“二级产业园”发展模式,既凸显了万亩粮蔬示范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又有效破解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难题。”太平镇人大副主席曾天成说。
资中县太平镇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太平镇将全力建设资中县万亩粮蔬示范园区,统筹利用撂荒地,稳定并提高粮食种植面积,盘活土地资源,发展集体经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全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