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巡逻
“海棠花,海棠花,春华秋实晓明霞,花姿潇洒花解语,美丽娇艳恨无香。”——《海棠花》
她是隆昌市公安局退休民警邓忠和的妻子,金鹅派出所所长邓科的母亲,退休前,她是隆昌市海尔东茂公司干事,多次擒贼被赞为“编外警”,后加入甜城义警被亲切称作“熊大姐”,现为隆昌市“甜城义警”志愿服务队骨干成员。
她热心善良、正直坚毅、勤奋能干、深明大义,扶持两代优秀公安干警,书写了许多传奇的巾帼故事,为隆昌公安事业、平安和谐隆昌建设作出了许多贡献,成为一代隆昌人的精神榜样。曾获“四川省老年体育广场舞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
她就是最美警属熊运棠。
她是勤奋能干的“好警嫂”,一颗责任心顶起家中一边天
“娶了熊运棠是我这辈子最大的福气,也是我们这一大家人的福气”,邓忠和幸福地笑着说。
邓忠和与熊运棠是中学同学,后又一起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号召到农村锻炼,开朗直爽、勤劳能干的熊运棠深深地吸引着邓忠和,忠厚正直、朴实善良的邓忠和也赢得了熊运棠的肯定,两人顺理成章地走在了一起。
婚后,熊运棠应聘到隆昌海尔东茂公司当销售员,邓忠和被分配到隆昌市公安局上流桥派出所做民警,后任派出所所长。一个在城里,一个在乡镇,由于工作繁忙、交通不便,两人一个月都难见上一面。
邓忠和的工作性质使初为人妇的熊运棠不得不独自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但熊运棠小小的身躯硬是把一个新家打理得井井有条,没让邓忠和操过一点心,对丈夫的缺席从未有过一句怨言。
眼看新婚生活步入正轨,但赡养家中八十多岁的老祖父和瘫痪在床的婆婆的事情又成了新问题。熊运棠不忍长辈操劳,也不忍老人无人照料,主动承担起照顾老祖父和婆婆的责任,伺候老人吃饭、擦身、更衣、散心,七年如一日,直至两位老人寿终正寝。
邻居都赞叹:“每次看到老人都是干干净净的,亲手养大的子女都做不到这个份上。”在这期间,熊运棠还生下了儿子邓科。
邓忠和回忆道:“你们熊妈临盆之前都还在一边工作一边伺候老人,生了邓科没得好久就照常干活了,我不在她身边,她就一个人背着娃儿上班、值班、做家务。说来我心里都很亏欠,好得是你们熊妈哟!”
面对这段往事,熊运棠这样说:“做人做事要有责任心,我的丈夫在外为党、为人民负责,我就在家中为他、为老人、为小孩负责。生活确实很苦,但看到他拿着群众送的锦旗或是单位发的奖状回来的时候,我又觉得一切都值得了。”
合影
她是深明大义的“好警妈”,一颗公正心培养一代公正仆
“其实我妈妈很平凡,不是什么事业特别有成的女强人,也不是读过很多书的知识分子,但她就是有一点,三观正,而且很坚定”,邓科恳切地说。
邓科是熊运棠与邓忠和的独子。由于邓忠和工作的原因,从小到大都是由熊运棠抚养的,小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母亲白天照顾老祖祖和奶奶、晚上带他一起去公司值夜班,母亲总说,人要孝顺、要敬业,要对得起别人。
邓科还记得,家里有一个抽屉里装了许多细细长长的镊子,那是母亲长年累月抓扒手的“战果”,他也经常听人说起她母亲抓扒手的事情。从此,母亲女侠般的形象就在他心中烙下了。
父亲是警察,母亲是“女侠”,邓科在双亲的耳濡目染中长大,因为爱好,毅然选择了当兵,而后凭借过硬的素质考入公安成为一名人民警察,先后在城区派出所、乡镇派出所、刑警大队工作。
邓科为人刚正直率、做事雷厉风行、作风清正廉洁、工作务实为民,因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四次,荣获“四川省优秀政法民警”“内江市政法系统先进个人”“隆昌县十佳政法干警”“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等荣誉称号。
对于母亲对自己的影响,邓科这样说:“小时候,我妈妈就是以身作则地教育我要正直、做好人。工作了,她就教导我要忠心、做好事。她从不给我和爸爸压力,只要我们服从安排、安心工作,总提醒我们保持清廉、守住底线,为我们做好一切后勤保障。不顺心时,她总能用她的大局观念和乐观精神开导我们,我们屋头都敬佩她。”
她是正直坚毅的“好邻里”,一颗正义心广行惩恶扬善事
2005年,电视台拍摄了一部长达20分钟的纪录片《“编外警”熊大姐》。影片开头,熊运棠在一株海棠花前清唱歌曲“海棠花,海棠花,春华秋实晓明霞,花姿潇洒花解语,美丽娇艳恨无香”,那爽朗的歌声让人不禁想起《红楼梦》中那句“不见其人,先闻其声”。
熊运棠轻快地走在青石板路上,忽地跳起去够柳条,在镜头前随着音乐跳起了广播操,垂在颈后的棕黄色辫子映衬着白里透红的脸庞神采奕奕,让人不禁赞叹:好的心态和好的品行真能使人变年轻。
影片着重讲述了熊运棠一段传奇的擒贼往事。
2004年冬天的一个中午。“来人呐,抓贼娃子,往楼底下跑了!”的呼喊声打破了居民楼的宁静。听着声音不远,正在炒菜的熊运棠一个机灵地操起一旁的擀面杖,夺门而出,一开门就看见一个黑衣男子往楼下跑,紧跟着楼上邻居的叫喊声:“抓到他!”
熊运棠迅速反应过来响亮地喊道:“站到!”,跟着冲了下去。
论跑步速度,当时已五十几岁的熊运棠自然跑不过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但熊运棠全程没有放弃,拼尽全力地追在后面。
不知是因为小伙子对老小区地形不熟,还是因为一直被人追着心里慌乱,黑衣男子硬是被熊运棠堵进了一个死胡同,被前来帮忙的邻居抓获。
影片只介绍了擒贼现场的场景,但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地结束。
抓住黑衣男子时,他边哭边求饶,熊运棠这才看清他的脸,认出他是隔壁社区一个残疾太婆的孙儿。两婆孙都是苦命人,生活贫困又无人照顾,由于缺乏引导,男子早早辍学,还未成年就在社会上游荡。
熊运棠看他年纪小,是初犯,又没有造成实际后果,便心软了,怕真把他带到派出所去会对他以后造成影响,于是就一边大声斥责他,一边向邻居求情,把他放了。
后来,熊运棠去了几次男子家中看望残疾老人,还把他叫到家里去吃饭,让当警察的邓忠和一起教育他、引导他,帮助他没有继续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路。
其实这只是熊运棠擒贼事迹中的一个普通例子,正如邓科回忆的,那一抽屉的镊子都是她的“功勋”。
菜市场、步行街、公交车,在那个扒手猖獗的年代,只要是遇见做坏事的,她都要“路见不平一声吼”,一来二去,她在那一片儿便出了名,人们都叫她“编外警察”。问她为什么那样做,她说她看不惯干坏事的。问她怕不怕,她说邪不压正,没什么好怕。有着惩恶扬善、嫉恶如仇又“治病救人”精神的熊运棠是值得广大人民群众学习的楷模。
作为“义警”开展宣传活动
她是热心善良的“好义警”,一颗赤诚心流传无数感人话
“熊大姐,要开大运会了,您有没有空当志愿者参加巡逻、宣传呀?能叫上您的姐妹团就更好了。”“大力支持!好久嘛?要好多人嘛?你说,我们来就是了。”
喜欢锻炼的熊运棠退休后在东门广场组建起一支“东门广场健身队”,每晚都组织健身,直到现在都在坚持,队伍也从一开始的几个人扩大到上百人,就连退休的邓忠和也加入了其中。
起先,由于邓忠和是退休干警的原因,公安局各个部门要做宣传活动的都会请熊运棠帮忙,请她在健身间隙给广场上的群众讲些禁毒反诈知识、发发宣传手册,熊运棠很乐意,也很卖力,每次的宣传效果都很好。
后来,听说内江公安有一支“甜城义警”队伍,隆昌也有,于是熊运棠就主动加入其中,还先后发动健身队友、亲朋好友共百余人一起加入义警队伍。
穿上红马甲的熊运棠精神抖擞,走街串巷地巡逻、挨家挨户地宣传、站在马路边上进行文明劝导……熊运棠乐此不疲。
熊运棠最拿手的是调解矛盾纠纷,由于她在当地社区、菜市场、街道都小有声望,又是出了名的“爱管闲事”,于是只要有解不开的“结”,都要请她去“解一解”。
菜市场商客吵架的、老两口斗嘴的、争夺坝坝舞场地的……熊运棠都能把双方说开。
邓科很心疼母亲,劝她保养身体、少管“闲事”。但熊运棠却乐在其中,她说:“不是我吹牛,我这辈子做的好事太多了,当知青的时候下水救过人,后来又抓小偷帮他们改过自新,还帮助照顾生活比较困难的邻居,现在我又力所能及地发挥余热,这样做我心里才舒服。”
熊运棠热心善良、正直坚毅、勤奋能干、深明大义,用一个“正”字来概括平凡又传奇的她最贴切。她是好警嫂,默默付出,扶持出一位好警察;她是好警妈,谆谆教诲,培养出一位好公仆;她是“编外警”,惩恶扬善,捍卫社会公平正义;她是“熊大姐”,“爱管闲事”,弘扬社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