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许多农田褪去了“绿装”,但在内江市东兴区白合镇、顺河镇等地,“内江天冬”郁郁葱葱,长势喜人,给冬日增添了一抹生机与活力。
村民们忙碌其间,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为明年的“内江天冬”丰产丰收作足准备。白合镇华山村天冬种植园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一轮除草大概要二十天,等到明年年初就可以采挖天冬了。”
正如记者所见,“内江天冬”种植、管护、采收等环节需要大量劳动力,给当地及周边群众提供了大量就业务工机会,村民在不出远门的情况下,就能获得土地流转租金和劳务收入。
内江市稔雨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周萍介绍,目前除了种植,还建设了一座烘干房,进行天冬粗加工,提高天冬附加值,助力乡村振兴。
顺河镇花祠村党总支书记刘高告诉记者,下一步,花祠村将在已发展的近2000亩天冬基础上,继续扩大种植规模,争取明年达到5000亩,并延长产业链,引进加工企业,壮大村集体经济。
放眼全区,截至目前,东兴区共种植天冬5万亩,天冬种植基地共安装了38套中药材溯源体系前端设备,涉及郭北、白合、田家、富溪、平坦、石子等14个镇。
作为“中国天冬之乡”,东兴区牢牢把握国家、省、市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契机,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按照育苗、种植、加工、交易、产品研发、品牌营销、康养旅游“七位一体”发展路径,大力发展以“内江天冬”为主导的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振兴革命老区,助力乡村振兴。
预计到2030年,东兴区将建成现代中医药精深加工产业园、国家中药材生态种植基地、东兴区中医药仓储物流基地及专业化交易市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内江中医药院内制剂中心,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