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义镇作为威远无花果的核心产区,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过程中“新农人”发挥了哪些作用?
“我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7月3日上午,在“镇”了不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向义镇专场)上,“新农人”代表赵建伟首次以“新闻发布会发言人”的身份亮相,他用创业故事现身说法。
赵建伟话语朴实:“我以前是搞机械技术的,2012年为了照顾家里回到向义镇,开始种无花果。说实话,刚回来那会儿,是两眼一抹黑。技术不懂、管理不会,头两年果子长得不好,几乎没啥收入,心里着急得很!”
他说,一次偶然的机会,通过镇村推荐,自己参加了县里办的培训班,那才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认识了许多种植能手,还有县无花果研究所的专家老师,更全面认识了无花果的生长特性,以及怎么有效管理。
后来,赵建伟花了5年时间,不断揣摩提升技术,又流转了本村土地,大面积种植无花果。2019年,他创办了小赵种植家庭农场,积极参加镇上推荐的各种培训,走出去多交流、多学习。
让赵建伟记忆深刻的是,2022年,受高温影响,果园严重缺水。“镇村干部帮我想了很多办法,积极协调应急水源,紧急拨付项目资金,建深井、蓄水池,还硬化了农场道路,这让我非常感动。”赵建伟真切感受到,“组织是真支持我们干农业,不是喊口号的。有了这些基础设施保障,我的家庭农场才敢放开手脚干。”
镇上不光教技术、帮解决困难,还给“新农人”搭台子。赵建伟接连申请注册了无花果商标品牌“堰之果”,并纳入了“威远县无花果区域公共品牌”;还修建了无花果果干生产作坊,通过“传统晾晒+烘干”相结合,制作的无花果干非常受欢迎,销售情况特别好。2023年世界无花果大会,小赵种植家庭农场供应无花果鲜果给外国朋友品尝。“我还被评为了‘优质服务个人’,也更坚定了我扎根农业的信心。”赵建伟说。
后来,向义镇让赵建伟这个“土专家”走上讲台,给其他种植户分享经验。同时,还让他参与了无花果基地品种嫁接改良工作,协助打造国家级无花果种质资源圃。我还被推选为了“威远县无花果工匠劳务品牌种植类传承人”。
如今,赵建伟和无花果打了12年多的交道,从当初的“小赵”熬到今天的“老赵”,“新农人”三个字,他觉得越干越有体会。“新”在哪里?
他认为,技术要“新”——把新技术、好方法带到田间地头,让果子更好、产量更高;思维要新——带头搞加工、做品牌,把初级农产品变成更有市场竞争力的商品;方式要“新”——用新方式来讲家乡农产品的故事,吸引更多人关注威远味道;理念要“新”——自己富了不算,要能带动乡亲一起把产业做红火,才是最有成就感的事。
结束新闻发布会后,赵建伟又一头扎进了无花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