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时事 社会 发布 综合 百业 专题 | 热视 镜头 直播 | 市中区 东兴区 隆昌市 资中县 威远县 经开区 高新区 | VRH5读图 | 读报
内江:办好“一老一小一青年”实事,让“共同富裕”更加可感可及
来源:i内江 记者:内江融媒体记者 张小丽 编辑:唐中明 发布时间:2025-07-04 09:40:00
版权
声明
此稿件为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内江市融媒体中心”,否则将依法追责,特此声明!内江市融媒体中心联系电话:0832-5083888

“一老一小”牵动千家万户,“一青”关系社会发展。

市委八届五次全会以来,内江坚定不移推进“做大工业、做强物流、美乡优城、共同富裕”,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年”重点群体民生需求,精准发力,推动老有所“享”、幼有“善”育、青有所为,构建起一张全面、细致的民生保障网,让“共同富裕”更加可感可及。

聚焦“一老“ 推动养老变“享老”

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里,老人们聚集在一起娱乐、休闲、用餐,生活无忧;农村敬老院内,老人们围拢在一起,做手指操、玩益智玩具,轻松惬意;在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家里,家庭医生和护士上门服务,每季度至少一次“健康敲门行动”……放眼当下,无论城市、农村,一幅幅生动的养老画卷,传递出民生温度。

做好养老服务,是应对老龄化挑战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内江不断加强养老服务制度建设,提档升级养老服务设施,持续提升养老服务能力,促进银发经济多元发展,“养老”变“享老”的温暖图景正在成为现实。

近3年来,全市累计投入财政资金5.9亿元开展养老服务设施能力提升改造。在居家社区养老方面,累计建成城乡日间照料中心356个、新建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17个、养老服务驿站58个、老年助餐点38个、社区老年教育教学点51个、老年人认知障碍友好型社区3个,实现“机构+中心+驿站”服务网络全域覆盖,城市“15分钟养老服务圈”初步形成。在农村养老方面,整合重组、改造提升农村敬老院107个,现有养老服务机构154个、县级失能照护中心5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27个、村级互助养老服务站144个,养老床位18525张,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70.48%、超过全省平均水平5.48个百分点,农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全市积极推行“社区+物业+养老服务”等新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困难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医等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发挥“中央厨房”辐射作用完善老年助餐网络。积极争取并实施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试点项目,为全市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建设家庭养老床位2339张,为4473名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完成6706名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依托农村公办机构扩大困难老人集中供养,2023年以来累计新增集中供养4292人。推动养老机构“公建民营”,15家敬老院实现专业化运营,威远县、内江高新区实现农村敬老院县级直管。创新实施农村敬老院“舒心工程”,开展特殊困难老人“敲门行动”,实施“天府银龄行动”,发放“关爱服务包”,老年人月探访率达到100%。老年大学西林分校成立,进一步优化了教育资源布局。

结合国家战略和全市实际,内江制定《内江市银发经济重点产业链工作方案》《银发经济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绘制产业图谱。聚焦老年生物医药、老年中医药、老年适食食品、养老服务、康养旅游等重点产业,谋划产业布局。强化银发经济产业链企业培育,内育外引链主企业、精心培育链属企业、持续做好企业服务,积极谋划重点项目,推动养老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

聚焦“一小” 从幼有所育到幼有“善”育

7月1日,位于市中区城东街道黄桷井社区交通路559号的托管班教室内热闹非凡,21名孩子背着小书包走进教室,在志愿者的引导下找到座位,开启暑期托班生活。

这个暑期,内江依托覆盖城乡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以及图书馆、文化馆、青少年宫等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就近就便”开办托管班约300个。形式多样的暑期托管服务,让孩子们假期“有所去”更“有所获”。

这是内江用心用情守护“一小”健康成长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内江坚持把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放在突出位置,加快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部署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用心呵护儿童成长成才,努力让幼有所育变幼有“善”育。

近年来,内江持续将普惠托育事项纳入“30件甜蜜内江民生实事”清单重点推进,从群众关切的生育、养育、教育等方面入手,以普惠托育民生实事为重点,全力推动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提质增效。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及储备托育机构334家,提供托位14145个,每千人口托位数达4.62个,入托婴幼儿4810人,覆盖城乡的托育服务体系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聚焦优化托育服务供给,内江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目前,我市川南幼专、隆昌城关职中、威远县职业技术学校等职业院校开设学前教育、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幼儿保育相关专业。持续支持发展托幼一体化服务,2025年,内江4所公办幼儿园利用相对富余资源改扩建托位160个,拟于2025年底前完工并投入使用。积极鼓励符合条件、有空余学位的幼儿园提供普惠托育服务。目前,全市幼儿园共招收托班幼儿600余名。

自“十四五”以来,全市累计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70所、新增学位5.09万个。紧扣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内江推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目前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58.36%,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1.51%。大力推进基础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和县域学区制改革,深化高考综合改革,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6.43%。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全市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8.7%。威远县特殊教育学校探索办十五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近年来,内江不断强化儿童福利保障,持续实施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落实流动儿童在居住地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清单,服务留守儿童1.24万人、流动儿童1.99万人。目前,内江将集中和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至1750元/人/月、1350元/人/月,将年满18周岁就读高中的孤儿新增纳入“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实施“为你而来 相伴成长”儿童关爱保护项目,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困境儿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关爱服务,累计开展关爱活动75场次、服务6000余人次,有效提升儿童关爱服务水平。

另据记者从市发展改革委获悉,为全面树立和践行儿童友好理念,近期,内江正在制定行动方案,拟将儿童友好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推进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和政策制定,实现儿童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加快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目前,相关方案正在加紧制定中,其中涉及政策引领、儿童安全出行、儿童早期发展服务等涉及儿童生存、发展的方方面面。相信随着上述行动陆续落地实施,儿童友好将更加深入人心。

聚焦“一青” 让青春活力为城市发展添动力

在内江生活、工作21年,绵阳人赵小东从一名数控“门外汉”逐渐成长为数控技术能手和“刀具专家”,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荣誉,头顶内江市十大甜城工匠、内江市优秀青年人才等多个光环,书写了一段青年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的温暖佳话。

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兴。在内江,类似“赵小东”这样的正能量故事还有很多。近年来,内江高度重视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实施工作,始终坚持党管青年原则和青年优先发展理念,全力推进《四川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7—2025年)》(以下简称:《四川青年规划》)在内江落地见效,激发青年创新创业活力,拓展青年成长成才渠道,拓展青年放手发展空间,青年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一个个“赵小东”选择内江,安居内江,乐业内江,以青春活力为内江发展注入动力。

近年来,内江狠抓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组织高校大学生积极参加“青年实干家”“逐梦扬帆计划”等社会实践,广泛开展“青春就业大讲堂”“青创导师会客厅”系列宣讲,大力实施“逐梦实践行动”等,开展“创青春”“挑战杯”等青年创新创业赛事活动,用好用活创业担保贷款、担保基金,助力青年创业,并联合校外阵地探索开办青年夜校、青年驿站等服务载体,帮助青年提能。聚焦“4+2”产业体系,发动重点产业组建青年突击队,逐步搭建青年突击队、青年文明号、新时代青年先锋相互融合的阶梯式职业青年激励体系,培树一批青年先进模范。

针对青年婚恋情感需要,内江还策划开展“婚恋服务助企行”系列活动,组建“一对一”公益交友志愿服务队,创新青年交友模式,以“兴趣社交+场景化体验”创造青年情感链接,常态开展各类青年活动,不断延伸服务触角、提升服务质量,让青年交友更加顺畅、更加放心。

共同富裕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在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年”全龄段群体的同时,内江还认真考量妇女、残疾人、新就业群体、低收入群体等群体发展需求,加快促进全社会共享发展,着力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