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时事 社会 发布 综合 百业 专题 | 热视 镜头 直播 | 市中区 东兴区 隆昌市 资中县 威远县 经开区 高新区 | VRH5读图 | 读报
“县”在出发丨推动工业倍增,市中区有何绝招?
来源:i内江 记者:内江融媒 徐艳梅 罗尹 文/图 谢金城 钟鸣涛 /视频 编辑:黄梅 发布时间:2025-07-02 10:10:14
版权
声明
此稿件为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内江市融媒体中心”,否则将依法追责,特此声明!内江市融媒体中心联系电话:0832-5083888

“2024年装备制造、食品医药、能源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42.03亿元,今年一季度实现工业总产值15.39亿元,增速达9.4%。”7月1日,在“‘县’在出发”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中区专场上,市中区委副书记、区长岳光科向记者透露,在工业倍增计划的驱动下,市中区以装备制造为代表的三大主导产业蓬勃发展。

那么,市中区推动工业倍增,激发工业经济新动能有哪些举措?

岳光科表示,市中区地处成渝之心,作为内江市辖区、老工业区,过去聚集了制糖、机械制造、纺织等工业产业,具备良好的工业发展基础。近年来,市中区始终坚持“工业当先、制造为重”的产业主攻方向,重点从三个方面发力,深入实施工业倍增计划,推动工业增长提速、结构优化、动力转换。

推动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市中区积极搭建创新平台,主动对接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高校、科研院所,采取政企共建、校企合作、企业联合等方式,加快布局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企业创新中心、小试中试共享平台。

持续加大人才培育,鼓励企业与内江职院、昆山匠工等共建“产业技能基地”,培养一批“能工巧匠”,不断为产业发展赋能助力。

加快完善支持政策,目前正在修订《市中区关于支持工业发展暨科技创新若干措施》,在企业入规、改造升级等方面给予支持,财政资金年度投入将不低于3000万元。

推动建圈强链

“建圈强链”是近年来产业政策的“热词”。

市中区坚持内培外引,支持中储粮、表面处理基地、白马燃机等龙头企业扎根本土,围绕产业链布局供应链,提升链主企业配套率,不断壮大“甜味+”“装备+”“能源+”产业集群。

坚持联合招商,建立“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地方政府”联合招商机制,采取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模式,全力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关联企业、配套企业落户。

坚持做优服务,巩固提升涉企事项“一门进出”“一网通办”能力,推行水电气讯“一站式”接入等服务模式,开展“我为企业找订单”等活动,聚力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

岳光科介绍,市中区开展“我为企业找订单”活动以来,已累计为158家企业获取订单、签订意向合同4770万元,得到了企业的广泛好评。

做强产业园区

产业园区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依托,是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

为做强这个主阵地、主战场,市中区全力做好土地集约保障,积极盘活低效用地、闲置厂房,推动“工业上楼”,支持乐贤工业集中区规划布局新型产业用地,不断拓展内江绿色能源产业园、甜味食品产业园、新经济产业园用地空间。

夯实园区承载能力,加快推进园区道路、污水处理厂、标准化厂房、定制化厂房等建设,持续完善水电气讯等要素保障,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持续推动产城融合,结合产业从业人群需求和偏好,配套建设人才公寓、商业街区、运动场馆等生活服务设施,全力提升园区宜居宜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