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域经济竞逐新质生产力的时代洪流中,资中县悄然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近日,中科奥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其资中基地取得突破性成就——基因编辑猪肾移植患者成功跨越100天存活大关,这不仅是一项亚洲纪录的诞生,而且是资中这片土地上创新活力喷薄而出的最好诠释。支撑这一成就的,是资中县委、县政府对工业发展的倾力托举与坚定信念。
工业强则县域强。资中县作为全省农产品主产区之一,工业基础较为薄弱,但也不愿走比拼优惠政策的工业发展老路。2023年,该县提出“工业倍增计划”,试图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精准定位,再造一个“工业资中”。
不甘:历史的荣光与现实的落差
“农业大县”的标签,难以掩盖资中深植的工业基因。回望历史,抗战烽火中的资中酒精厂(今银山鸿展),为抗战前线生产专供汽车、飞机使用的无水动力酒精;三线建设时期星罗棋布的“川字头”企业——内拖电器设备修配厂、资中铁路信号厂、四川石油管理局工程技术指挥所等,无不诉说着资中昔日的荣光。
然而,时代的变迁带来产业的迁徙,企业外流留下的工业“空洞”,使资中一度陷入“一产独大”的独特困局。依赖水泥、酒精、煤炭等传统资源型产业虽能维持一时,却难掩产业链条羸弱、附加值偏低、转型阵痛加剧的现实。省级经开区——资中经开区作为承载工业梦想的主阵地,其发展历程也映射出县域工业突围的艰辛与曲折。
不满足于农业标签,是资中儿女内心深处最强烈的时代回响。
决心:擘画蓝图与破釜沉舟
2023年,“工业倍增计划”的号角吹响,昭示着资中破茧成蝶的战略抉择。目标清晰而坚定:到2027年,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与增加值在2022年基础上实现翻番。这是一场关乎未来的“质”“量”并举之战,资中深知时不我待,唯有以决心丈量发展的高度。
为打赢这场“质”“量”战,资中县打出一套“组合拳”——
锚定装备制造、食品饮料、新型材料三大主导产业体系,构筑未来发展的四梁八柱;以《关于落实工业倍增计划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为纲领,系统推进涵盖集群壮大、园区提质、企业培育、招商突破、科技创新、绿色转型、要素保障的“七大行动”,形成强大政策合力。
中建材耀华(内江)的成功蜕变是生动例证。这家2012年入驻资中经开区的企业曾因产品定位低、产业链条短等问题逐渐衰退,资中县人民政府以长远眼光,引导其构建“总部+基地”经营模式,力促技改升级,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定位,不仅盘活了企业,而且激活了新型材料产业的澎湃动能,重燃了企业扎根发展的信心之火。
在外资中儿女,是宝贵的人才富矿与情感纽带。据统计,资中县有40万在外务工人员,其中一些人成长为优秀企业家。此前,该县返乡创业者少,近几年返乡创业者成为当地招商引资的主力军之一。
乡情的感召与营商环境的优化,吸引越来越多游子企业家归巢兴业,成为推动“归雁经济”的重要力量。企业信心的实质性提升,直观体现在近十家租厂企业转向购地建厂的长远布局上。
重心:量变跃升与集群制胜
经过几年培育,决心的种子如今正在资中这片沃土上结出丰硕果实:2024年,资中县工业投资增长150%以上,主导产业昂首迈过百亿门槛,招商引资项目数量超过前三年总和,投资总额创下历史新高,工业企业规模与总产值三年完成五年倍增任务,发展势头锐不可当。
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号召下,县域已成为区域竞争的主战场。资中县深刻洞见,在“中国超级大工厂”的宏大版图中,县域“特色车间”的制胜之道,在于锻造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冠军产业集群”。
打造冠军产业集群,资中“天时、地利、人和”——
在天时上,国家区域协调战略深入推进,东部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已成浩荡之势,为资中承接溢出效应提供了历史性窗口。
在地利上,资中经开区原核心区功能迭代,正积极谋划拓展新空间,这是物理空间的再造,更是产业能级跃迁、集群集约发展的战略契机。
在人和上,装备制造、食品饮料、新型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历经培育已初具支柱规模。集中优势资源,聚力打造三大产业集群,是资中工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从一项改写亚洲纪录的生命科技突破,到工业版图上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资中正以不甘的志气、坚定的决心和精准的落子,奋力擘画再造一个“工业资中”的宏伟蓝图。这条突围之路,承载着一个传统农业县向现代化工业强县华丽转身的时代梦想,其未来图景,令人憧憬。
(康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