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时事 社会 发布 综合 百业 专题 | 热视 镜头 直播 | 市中区 东兴区 隆昌市 资中县 威远县 经开区 高新区 | VRH5读图 | 读报
甜城文物修复志丨重龙归来
记者:文/冯星 图/邓寒菁 编辑:冯星 邓寒菁 唐晓萃 发布时间:2025-06-18 17:34:56

在千年历史文化名城资中,有这样一座山,深得历史与造物主的垂爱。

它不高耸,海拔仅399米,高度甚至不及五岳名山的数分之一。

它不偏远,反倒很“接地气”,坐拥“山在城中,城在江上”的人文诗意。

千余年来,它既保留自唐宋以来的古朴端庄,又接纳人性的柔软。在古代,它曾是文人徒众的“朝圣之地”,如今,它亦是“心灵归栖之地”,陪伴了一代又一代资中人的童年。

从古到今,世人为何眷恋重龙山?6月12日,我与伙伴一行三人来到资中县城造访这一历史名山,寻找答案。这距离我第一次也是上一次来到重龙山,时间已过去近八年。

风动 树动 光动 心动

当天,重龙山景区内的整修工作还在继续,明黄色的施工车辆间歇性驶入,为这片山林带去来自2025年的隆隆声响。若那些车辆与人员下班后撤出,重龙山兴许很快又能恢复一片清幽。

甫一进门,炽烈的天光便透过重重枝叶在半空形成一道道“光路”,随即又散落在地面,化为一块块大小不均的光斑,风起时,那些光斑也随之起舞,教人心生欢快。

风动,树动,光动,心动。

树在重龙山的存在感极强,几乎处处可见。许多树的年龄应该比我们大上许多,这些“老树”乃至“古树”齐心协力,开枝散叶,将重龙山装点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青山”。

寿音如昔

我们未在山下久留,一路直奔刚维护完毕的寿音阁而去。脚下的路应该是被平整过,相比记忆中的那段路要好走一些。

据说寿音阁始建于清代,原位于资中县大东街,为“万寿宫”之阁楼。1985年7月,资中供电所出资将阁楼拆迁至重龙山,1991年,阁楼异地修复,更名“寿音阁”。

此后年间,寿音阁几经修缮,于一次次暂别后再度与我们相见。此时,空气中尚夹杂着漆味与木味,阳光像大圣拔下的毫毛,在寿音阁的砖瓦上四散嬉戏。在绿叶的掩映中,寿音阁如新,如旧,典雅,沉稳。或许,它也是喜欢重龙山这处“新家”的吧。

“万寿 万寿”。长寿、健康、福运……那些由古人借建筑寄寓的祝福,穿过上百年的时光,最终抵达今人的耳畔。

“福音 福音”。当我们侧耳聆听历史的时候,历史也在侧耳聆听我们。

重龙晴岚

再说重龙山为何得天独厚。

1956年,生于内江的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挥毫泼墨作下《资州八胜图》,所以大家常说资中有八景,其中两景“重龙晴岚”“灵岩泉韵”都与重龙山有关。

“镜影远从天上落,岚光晴向日边开”。重龙古迹石牌坊主柱上刻的对联,说的正是“重龙晴岚”这一奇景。相传重龙山每逢雨过天晴,山上岚光开向日边,宛若幻景。

我们沿山势上行,临古城墙登高望远,资中城区静卧在沱江之滨,状元街、文武两庙就在脚下,当山风吹拂思绪,竟一时分不清今夕何夕。

虽然当天晴空万里,可惜前日无雨,“重龙晴岚”有晴无岚,甚是可惜。

重龙楼阁

话说回来,重龙山上,是否真的曾有神龙出没?

事实上,据《方舆胜览》载,重龙山因其“山势盘屈,隐若龙转”而得名,重龙山无龙,只是因状似龙貌而得名。

石雕的龙,木雕的龙,彩绘的龙乃至现代的龙……在重龙山上,只要稍加留心,便能发现各式各样的“龙”元素。

位于重龙山巅的重龙阁,始建于20世纪末,更是以“龙宫”为灵感修筑,将资中当地从古至今的龙文化展露无疑。

如今,重龙阁暂时闭门谢客,可通过无人机的视角,我们依然能看到其房梁上、屋脊上、雕栏上、门窗上,乃至墙上、吊顶上,一条又一条的神龙或匍匐、或静立、或盘旋,栩栩如生,蓄势待发,不愧是“龙宫”。

龙或许并非真实存在,但在重龙山上,龙又无所不在。我不由得适时产生浪漫的遐想,某日夜里,会不会有一条神龙入我梦来,邀我共同天际遨游。

灵岩泉韵

其实重龙山摩崖造像距离重龙山大门极近,但却是我们此行的最后一站,也是我们逗留时间最久的一站。

不为别的,只因为这片造像题材之广泛,内容之丰富,足足占据了一整片山壁。

重龙山摩崖造像群始凿于隋唐,时光流转数百载,许多佛像依然面目可辨,露出慈悲的微笑,越是靠近,越是教人内心平静释然。造像旁自唐代以来留下的名人题记、题词,则可教人一窥千古风流。

重龙山摩崖造像与君子岩和君子泉,应当是互相包含,相互成就的关系。

相传在丰水期,重龙山上会流下山泉,滴落在君子岩下的君子泉里,那时的水声就如琴音一般悦耳动听。我两次来到重龙山时都不逢雨季,故而没能见识到传说中的“灵岩泉韵”,无缘见到重龙山的空灵。

尾声

走在重龙山上,定级与未定级的文物就像遍布山间的珍宝,不经意间便可与它们对视,奈何我们时间有限,无法处处行遍。

来到重龙山前,无需过多准备,甚至不用通晓当地历史,因为重龙山本身就是一部活的流动的历史,走进山中,得见历史。这些历史护佑着我们,又指引着我们前行。

从小上山玩耍的资中小孩大概可以“凡尔赛”地说一句:文物,很常见的嘛,风景,散个步就能看。

如今,重龙山风景区新一轮文物修复性维护工作已进入尾声,我们静待着重龙归来,等待着下一个入山之日,再次投入重龙山温柔而有力的怀抱。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