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时语速可以放慢一点。”“要注意表情和手势管理。”“每次直播之前,都要准备好话术。”……近日,在威远县东联镇,观看完当地电商主播钟典铭的直播录屏后,威远县农村电商指导员何方彬给出指导和建议。
何方彬并非科班出身。2015年返乡探亲时,他发现村里5角钱一斤的竹笋在网上能卖几元。恰逢当时威远县率先引入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农村淘宝负责人说:“平台既可以让工业品下乡,也可以让农产品进城。”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何方彬,他因此萌生做电商的想法。
说干就干!何方彬辞去电焊工作,回到家乡龙会镇坝上村,成为威远县农村淘宝的首批“村小二”,专职帮村民“代购”货物,降低生产生活成本。
何方彬并不满足于仅仅提供“代购”服务。他在与村民接触过程中了解到,村民想把竹笋、红薯、耙耙柑等土特产卖出去,进城摆摊售卖虽然能赚钱,但成本高、耗费精力。为此,何方彬四处奔走,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沟通合作,2016年5月,他创立“何老农”助农联盟品牌,开启农产品代卖之路。
近年来,何方彬和团队通过电商、直播带货等形式帮助农户销售生姜、大头菜等农特产品30多种,销售金额2亿多元,助农增收200多万元,带动产业发展5000余亩。
2024年11月,威远县商经局开始选拔本土电商直播能人,组建威远县农村电商指导员队伍。坝上村党支部书记黄国述推荐了何方彬:“他2022年被聘为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认证的农村电商讲师,有资格;入党之后,村上的大小事务他都积极参与。最重要的是,他这些年一直在帮村民直播带货,是个助人为乐的热心人!”
经过村推荐、镇审核、县选拔,何方彬、李良等10名电商主播成为威远县首批农村电商指导员。
威远县商经局副局长幸星介绍,该县以农村电商指导员(农村电商主播)人才队伍建设试点为契机,举办 了“直播带货”“农村电商”等专题培训,培育山王镇白龙村黄宁、严陵镇马道村余丛美等直播带货“乡村网红”,促进网售脐橙、鸡蛋等农特产品1万公斤,帮助农户增收10%以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成为农村电商指导员后,何方彬多次前往全省各地,讲授《电商助力农村产业发展》《短视频的剪辑》《如何做直播》等课程;带动、培养10余名优秀主播,带动各地电商直播迅速发展。2024年,他被聘为威远县电商服务中心电商导师;2025年,他被聘为内江市党员教育师资。
“家人们,这是当地村民制作的糌粑、青稞饼干,口感独特、营养丰富。”最近,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西藏日喀则,何方彬为当地群众代销农特产品。通过直播带货,奔波在全国各地田间地头的他,正在用自己的力量,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自2024年以来,威远县深入实施“一村六员一主播”工程,以电商发展助推乡村振兴;通过成立电商行业党委和县域电商协会,构建“党支部+电商协会+产业村”联动机制,强化组织保障;建成3700平方米县级电商服务中心,打造“1+14+180”县、镇、村三级物流网络,完善服务体系。与此同时,威远县创新开展实操培训78场(次),培育本土网络达人30余名,孵化农产品电商主体20余个,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数字动能。
(曾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