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时事 社会 发布 综合 百业 专题 | 热视 镜头 直播 | 市中区 东兴区 隆昌市 资中县 威远县 经开区 高新区 | VRH5读图 | 读报
内江:纵深推进工业发展,加速迈入全域向“新”
来源:i内江 记者:内江融媒记者 严浩 编辑:黄梅 发布时间:2025-06-05 09:38:59
版权
声明
此稿件为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内江新闻网”,否则将依法追责,特此声明!联系电话:0832-5083888

锚定“做大工业”目标,内江坚定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千方百计做大工业经济规模,在产业焕新、科技创新、服务优化等方面不断探索进取,走出了一条“固本求实、创新求变”的全域向新的突围之路。

纵深联动 主导产业集群聚势

近年来,内江以纵深推进工业发展,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型工业化稳步推进。地区生产总值从2021年的1605.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942.6亿元,以平均每年100亿元的增长速度实现“连跳”,三次产业比重也优化为13.7:35.0:51.3。

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并非产业门类的简单拼凑,而要实现其内在逻辑的结构优化、体系升级。为此,内江打造“甜味+”“装备+”“页岩气+”“钒钛+”四大优势产业集群,以及集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两大新兴产业集群,并竞逐氢能和新型储能、新材料、脑智能、空间科技等主导型未来产业,以及低空经济、商业航天产业等前沿型未来产业,工业经济持续提质增效。

一方面,创新探索“产业集群+特色专业园区”联动发展路径,推动园区、企业、产业集群同向发力,延展“规模纵深”。

立足重点产业集群,内江结合区域优势,以国家级园区为核心,省级园区为支撑,倾力打造“一县(市、区)一园区”的空间布局,全力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引导产业集聚化、特色化和品牌化发展。

目前,全市“装备+”已集聚规上企业150家;“甜味+”产业已集聚规上企业124家,产业营收近200亿元。2024年,隆昌市特色玻璃产业集群和威远县玻纤新材料产业集群入选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另一方面,运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产业集群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拓展“价值纵深”。

以“智改数转”为抓手,推动产业“向智”。内江大力支持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智能化提升,一批智能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相继涌现,已初步打造融通高科、中铁隆昌等实现生产营销全流程数据贯通的‘智改数转’3级以上企业5户;金鸿曲轴等具备多环节数据协同能力的企业12户。

以节能降碳、绿色转型为核心,带动产业“向绿”。内江主动引导新材料、建材等工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改造,汇宇制药、华润雪花等企业成功创建绿色工厂。

产研融合 科技创新能级跃升

打造创新平台、培育创新主体、构建创新生态……内江正以创新赋能产业生态、提升集群能级,不断增强区域竞争优势。

坚持“引培结合”,壮大科技创新“生力军”。立足于“引”,聚焦优势特色产业链,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截至今年4月底,全市新引进项目57个,其中,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22个。立足于“培”,实施大企业培育和中小微企业“育苗壮干”计划,一季度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4户,新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8户。2024年,全市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523户,拥有有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8户,78户企业入选科学技术部企业创新积分制名单。

提升区域创新策源能力,内江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布局一批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2024年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37个,获批国家市场监管页岩气技术创新中心。

依托院士团队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联合邓龙江等院士团队共建电子信息中试平台,孵化智能移动复合机器人等项目23项;联合桂建芳等院士团队共建重点实验室,领衔乌鳢“玉龙1号”育种,填补我省水产新品种空白。

创新的根本在于人才。内江始终坚持以产聚才、以才兴产,推进人才分类评价改革,构建以领航人才、振兴人才、创新人才为评价体系的“甜城英才计划”,全职引进硕博人才1236人,自主培育高技能人才3.91万人。2024年,全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各增至2家。

跨前服务,做优企业营商生态

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局长跑流程”活动,深入开展降低企业成本行动、企业用工行动,实施“两项行动”,落实“三张清单”……内江把创优营商环境作为加快产业提档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聚焦“4+2”主导产业,深化产业链招商,加速项目精准落地。

持续优化招商引资营商环境。落实项目落地服务专班,加快推动招商引资由注重“硬环境”向创优“软环境”、聚焦“优服务”转变,不断提升优质营商环境影响力;举办招商引资活动30场,不断扩大“乐业内江甜蜜回报”品牌影响力;市领导高位推动,各县(市、区)、内江经开区、内江高新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走出去”招商90余次,“请进来”莅内考察超200批次,招商能效越发明显。截至4月底,全市新引进项目57个,其中,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22个。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为破解企业“招工难”“用工荒”,内江制定2025年企业用工攻坚行动方案;让政企沟通更顺畅,内江精心打造“甜城政企面对面+”政企沟通矩阵,搭建起“亲清直通车·政商双周恳谈会”、工业企业困难问题会商化解会等8个沟通平台;依托12345热线,将1号键打造成“亲清在线”营商环境服务专线,企业诉求实现“专线、专班、专项、专账、专人”快速办理。

针对企业融资难题,内江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为目标,完善政银企协调、多方联动融资、小微企业融资“三个机制”;以吸引更多金融资源为目标,实施贷款增量提质、直接融资起飞、资产质量提升“三个行动”;以提供更低融资成本为目标,把握资金成本、利息之外的费用、补贴补助“三个环节”;以拓宽更多增信方式为目标,解决不会用、不能用、不敢贷不愿贷“三个问题”。

2024年,全市民营经营主体总量达到22.05万户,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1198亿元,增速高达7.4%,为全市贡献了60%的GDP、70%以上的税收、8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占据80%以上的企业数量,还创造了90%以上的城镇登记新增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