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觉得手工编织繁杂而枯燥,但有些手艺人却乐此不疲。市中区天津街1号摊位的尧传芳便是其中一位,她用一根红绳,一双巧手,日复一日地编织着传统与创新。
“刚开始接触编绳也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没想到这一编就是25年。”6月2日,尧传芳一边编绳一边说道。
幼时,编绳只是家中代代相传的寻常手艺,长辈闲暇时总会用红绳编出各种花样,或作装饰,或赠亲友,耳濡目染下,尧传芳渐渐掌握了基础的编绳技巧。
“小时候只觉得好玩,长大后,许多人让我教他们编绳,才萌生了在街上摆摊编绳的想法。”尧传芳回忆。最初,她编织的绳结简单朴素,大多数都是常见的平安结、如意结等,随着时间推移,她不再满足于制作传统款式,而是主动走进书店学习更复杂的图案。“刚开始手指经常被绳子磨破,编错一个步骤就得从头再来。”尧传芳笑着说,“但是,每次看到自己编出一个满意的作品时,觉得一切都值得。”
随着尧传芳编绳技艺日益精进,她从一年只能编200多条,到现在一年能编2万条左右。“订单多的时候,还得请家人一起帮忙。”尧传芳的语气中带着自豪,她认为现在编绳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情感的载体,比如新生儿编长命锁绳、情侣间的定情手绳、长辈的祈福挂饰……每一根绳都缠绕着大家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当被问及未来的打算时,尧传芳只是笑着捋了捋手中的绳线说:“现在就想把这根红绳一直编下去,让更多人看见它的美。”此时,夕阳的光洒在尧传芳手中翻飞的红绳上,映出了温暖的光晕。
记者手记:
采访时,记者看到,一根红绳,一双巧手,不仅串联起了过去与未来,也编织着传统与新生,尧传芳的故事,或许正是无数民间手艺人的缩影,大家都在坚守中创新,在传承中突破,继续向更远的未来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