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三夏”生产农忙时节,资中县公民镇的田间地头机器轰鸣,小麦收割、油菜抢收与水稻插秧同步推进,一派现代农业生产的繁忙景象。
5月14日清晨,在公民镇盘龙寺村智能化育秧基地,十万盘嫩绿秧苗正通过传送带装车,随后,这些标准化培育的秧苗被送往川主庙村。随着插秧机缓缓驶入稻田,一排排嫩绿的秧苗整齐划一地挺立在肥沃的泥土之中,原本空旷的梯田瞬间披上崭新的“绿装”。据公民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黄玉兰透露,全镇2000亩水稻插秧工作将在5月底前完成。
在公民镇“五良”融合示范区的金色麦田里,机器轰鸣声与脱粒声交织,6台联合收割机正开足马力作业,饱满的麦粒如瀑布般倾泻进运输车内。农机手刘军告诉记者:“团队日均收割500余亩,按这个进度,预计一个星期就能完成小麦抢收。”
作为全省丘陵宜机化改造试点,公民镇通过“良种+良法+良机”融合,实现小麦单产同比提升30%以上。种植大户张强算了一笔账:“600亩小麦全程机械化作业,较传统人工节省了60%的成本,效率提高了5倍。”“我们优选适合丘陵地区种植的‘内麦902’等抗病高产品种,采用‘一喷三防’技术,确保每亩有效穗达28万株。”黄玉兰介绍道。
与此同时,由13个村集体经济联合组建的联村惠民农事综合服务中心,也正在为周边10个镇提供工厂化育苗、全程机械化耕种防收、农产品烘干粗加工、冷藏仓储、包装销售等全链条服务,实现联农带农和全程机械化,积极助农增收。
阳光下,收割机、插秧机与运粮车在丘陵梯田间往返穿梭。在党员突击队的调度保障下,公民镇将持续开展“抢晴战雨保丰收”行动,确保颗粒归仓,跑出资中现代农业“加速度”。
(周琦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