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随着内江市委书记邹自景宣布“内江埃普诺硅碳负极新材料项目竣工投产”,该项目一期工程3条生产线全面启动,年产能将达6万吨。这也标志着近年来内江市首个百亿投资制造业项目从蓝图变为现实,填补了当地电池负极材料产业领域的空白。
走进项目投产现场,生产热潮扑面而来。工人熟练地将硅粉投放进顶层投料罐,硅粉流入下方的称重混料平台,与其他原材料通过管道运输到下一生产环节。在喂料区,密封装置里,半成品的粉末被精准投放入黑色的匣砵,紧接着进入烧结环节。这些有序进行的生产步骤,仿佛跳动的音符,奏响内江经开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激昂乐章。
时针拨回到2023年5月23日,在内江经开区招商团队与埃普诺集团于西安的首次会面中,内江经开区招商人员带着精心准备的产业地图、政策手册,用数据和案例向埃普诺集团展示内江优越的交通区位——作为成渝之心,内江拥有“1小时成渝、30分钟直达天府国际机场”的立体交通网络;深厚的工业基础——老工业基地积累的技术工人储备和配套能力;极具竞争力的要素成本——低成本的水电气资源。这次见面,为双方的合作埋下了“种子”。
此后,内江经开区开启“加速度”模式。在不到35天的时间里,双方开展考察交流10余次,专题研究项目20余次。招商团队开启24小时“待机”服务,无论是深夜的技术参数咨询,还是凌晨的政策条款确认,做到有问必答、快速回应。这份诚意最终促成双方的“双向奔赴”,2023年6月,埃普诺集团年产30万吨硅碳负极新材料项目成功签约,创造了内江“投资100亿、签约即开工”的招商引资新纪录。
埃普诺科技集团董事长秦敬轩表示:“埃普诺集团用八年时间“厚积薄发”,成功研发出适合迭代石墨材料的多款硅碳负极材料的产品。集团首个项目落户于内江,是埃普诺集团布局西南、进军成渝市场的重大举措。”
据了解,该项目规划总用地约300亩,分两期建设。其以微米硅为原材料研发生产的硅碳负极产品,是制备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先进材料。相较于传统石墨材料,硅碳负极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安全可靠、对环境友好等特点,正成为未来电池技术的重要发展走向。此次投产的一期项目已建成3条生产线,年产能达6万吨。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硅碳负极新材料生产基地,实现固态电池负极材料规模化生产。
内江经开区主要负责人唐南胜表示:“埃普诺四川基地的投产,是国家级内江经开区致力于新材料产业,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里程碑。内江经开区将以此为契机,将产业向微米硅、晶碳元上游延伸,同时向电池主力厂家下游运用渗透,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建圈强链,努力夯实产业支撑,书写做大先进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从招引时的“一见钟情”,到落地时的“保驾护航”,再到投产时的“华丽绽放”,内江埃普诺硅碳负极新材料项目的投产,是内江经开区抓大项目、大抓项目的生动写照,更是内江锚定“产业强市”目标、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产业强市的重要里程碑。未来,随着项目产能逐步释放,不仅将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更将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推动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为内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