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甜城,沱江两岸的茶馆迎来了一年中最富诗意的经营季。记者近日走访发现,随着气温回升,去年冬季风靡的“围炉煮茶”正悄然褪去热度,但以春茶品鉴为核心的冲泡茶模式正在兴起。这场关于茶饮方式的季节更迭,折射出内江“慢生活”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市场智慧。
在大洲广场六段锦的某茶馆,老板正在调整店面陈设。曾经占据C位的陶泥炭炉被移到了角落,取而代之的是各式玻璃茶具。“炭火炉子收了一半,但老茶客们还是喜欢围坐聊天。”老板指着正在冲泡明前茶的茶桌告诉记者。
正在品茶的退休教师张先生熟练地温杯烫盏:“冬天围着炉子烤橘子是情趣,春天看着茶叶在玻璃杯里舒展更是享受。”据观察,该茶馆推出的“春茶尝鲜”套餐包含蒙顶甘露、碧潭飘雪等时令茶品,搭配手工糕点,价格较冬季围炉套餐下调20%,但翻台率提高了35%。
在东兴区,午后的阳光洒在清溪湿地公园旁某料理店的小院里。店内布置充满中式韵味,木质桌椅、古朴茶具,还有几株绿植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几张方桌旁,围坐着不少市民,大家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谈天说地,欢声笑语回荡在小院中。
记者在菜单上看到,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88-158元区间内的套餐,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单杯茶饮。除了传统的茶品,商家还结合内江本地特色,将内江蜜饯融入品茶套餐中,让顾客在品尝茶香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甜城的独特味道。
市民王颖说:“最近气温回升,不用炭火反而更自在,能边聊天边喝茶。”同时,店内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餐食,下午围炉煮茶,晚上无界料理的这种经营模式,让店内生意比冬季增长了15%。
随着气温的逐渐攀升,等到暑假期间,相信会有更多茶馆开始尝试“茶饮+社交”模式,如举办茶艺沙龙、读书会等,以增强用户粘性。内江市餐饮行业协会预测,未来茶饮经济将更加注重体验感和社交属性,而不仅仅是产品本身。
记者手记:
从冬季围炉到春日品茗,商家的一次次转型,精准锚定了消费者的需求。商家通过调整产品与消费场景,既保留了传统茶饮文化的韵味,又融入现代生活的便捷。这不仅是简单的商业转变,更折射出内江“慢生活”的独特魅力,以及这座城市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在围炉与品茗间,不仅有茶的温度,更有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相信未来,内江“慢经济”将继续深挖消费者情绪需求,衍生出更多新颖的消费模式,持续温暖这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