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校外夜间小吃经济蓬勃发展,成为城市夜经济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以内江师范学院和内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其周边夜间小吃摊点数量逐年增加,经营种类日益丰富,从传统的冰粉、烧烤到新兴的网红奶茶、特色小吃,应有尽有,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小吃街上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夹杂着学生们的欢声笑语,构成了一幅充满烟火气的青春画卷,这一现象更是反映出经济、文化与社会层面的多重意义。
从经济视角来看,内江双校周边夜间小吃经济展现出强大的活力与韧性。这些小吃摊和店铺,以较低的创业门槛,为众多个体经营者提供了就业与增收的机会。内江师范学院小吃街的许多摊主更是凭借多年经营,维持家庭生计,实现收入稳步增长。这种低成本、高灵活性的创业模式,也带动了周边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如食材供应、餐具销售等行业,都因小吃经济的繁荣而受益,成为内江城市经济多元化发展的生动注脚。
从文化层面而言,高校周边的夜间小吃街是校园文化与市井文化的交融之所。这里汇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美食,从内江本地特色的牛肉面、冰粉,到全国各地的螺蛳粉、煎饼果子,每一种小吃都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学生们在品尝美食的过程中,不仅满足了味蕾,更体验到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魅力,增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同时,小吃街热闹的氛围、摊主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校园外社交文化。在这里,学生们放松身心,分享着学习生活中的点滴,构筑起青春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繁荣背后也存在隐忧。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部分小吃摊为降低成本,可能采购劣质食材或存在食品加工不规范的情况,对学生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此外,环境卫生问题也较为突出,小吃摊集中经营产生的大量垃圾,若清理不及时,容易影响周边环境,破坏城市形象。而且,随着小吃经济的发展,摊位竞争日益激烈,可能引发无序经营、价格乱象等问题。
要促进高校周边夜间小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学校与经营者需共同努力。首先,政府部门要加强监管,规范经营秩序。加强对小吃摊点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合理规划经营区域,引导摊点集中规范经营,维护良好的市容环境。例如:内江高新区在2024年11月中旬就开展了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外流动摊贩集中规范整治工作,在学校旁选址1500平方米作为小吃临时摊区,划分出100余个摊位,为小吃摊贩营造更加安全、干净、有序的经营环境。其次,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食品安全教育。引导学生选择正规、卫生的小吃摊消费,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经营者自身也应增强自律意识,诚信经营,注重食品品质与服务质量,共同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内江师范学院和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周边的夜间小吃经济,是城市活力与温度的体现。它以美食为纽带,串联起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与社会生活,虽面临挑战,但只要各方协同合作,定能实现规范、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持续点亮校园外烟火,为城市增添更多魅力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