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其他国家(地区)之间的货物、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2月5日,记者从内江经开区经科局获悉,2024年,全区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实现17.36亿元(出口14.55亿元、进口2.81亿元),增速为8.43%,高于全国、全市增速。
强化平台建设
扩大对外开放“朋友圈”
作为内江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内江经开区加快建设中国(四川)自贸试验区内江协同改革先行区核心区,承接539项自贸区赋权,开放能级持续提升;成功创建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和全省首个面向东南亚的国际合作园区(四川—东南亚产业合作园区),为高水平对外开放再添强劲新引擎;成立外来投资企业家协会,搭建“云招商”平台,对外开放“朋友圈”不断扩大,贸易伙伴已经发展到140余个国家和地区。
内江经开区积极推动四川—东南亚产业合作园区建设,经过一年的努力,园区影响力持续提升。内江经开区与东南亚地区的贸易额达9亿元,贸易额占比提高至51.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显示出东南亚市场强劲增长势头。
助力企业“出海”
经贸往来日益频繁
内江经开区全力帮助企业稳订单拓市场,今年以来,已组织汇宇制药、金鸿曲轴等5户企业参加世界原料药展(日本展、泰国展等)、泰国曼谷/韩国首尔工业展、广交会等国际性展会;汇宇制药、川渝路威等行业龙头企业产业辐射能力持续提升,汇宇制药进出口总额增长195.2%,川渝路威进出口总额增长163.2%。
与此同时,内江经开区重点培育川渝路威、富乐华等一批外贸新兴企业和成长企业,不断壮大外贸群体,形成外贸进出口新的增长点;不断深化与国际社会在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机械装备等主导产业方面的合作,实现产业优势互补。金鸿曲轴年产曲轴逾200万件,与马来西亚宝腾汽车、泰国三菱汽车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年贸易额近1亿元,促进了内江机械装备产业与东南亚汽车产业配套合作。川渝路威从东南亚国家进口果蔬贸易额约1.38亿元,东盟水果经过内江畅销成渝。
加强政策扶持
轻装上阵助企扬帆
深化“首席服务官”“最多找一人”机制,创新“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努力打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营商环境,促进外资外贸项目“落得下、建得快、长得大”;及时兑现“智改数转”、设备更新、外经贸发展等惠企政策资金逾1亿元,确保政策执行终端见效,助力企业轻装上阵;持续强化涉外风险保障,护航企业“扬帆出海”,今年以来已有24家外贸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投保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
2024年,内江经开区组织汇宇制药、川渝路威等6户企业成功申报中央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共计565万元,进一步激发了企业拓展海外业务的积极性。
(高贤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