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时事 社会 发布 综合 百业 专题 | 热视 镜头 直播 | 市中区 东兴区 隆昌市 资中县 威远县 经开区 高新区 | VRH5读图 | 读报
数说住建2024丨36.49%提高至40% 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增长感受绿色幸福
来源:i内江 记者:内江融媒记者 兰萍 编辑:黄梅 发布时间:2025-01-10 17:28:17
版权
声明
此稿件为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内江新闻网”,否则将依法追责,特此声明!联系电话:0832-5083888

开栏语:

2024年是“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这一年,内江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一个引领、两项行动、两大支柱、两条底线”总体目标,城市更新行动深入实施,民生保障服务更加有力,“两大支柱”产业创新发展,行业监督管理更趋规范,安全生产整治扎实有效。近期,我们将开设“数说住建2024”栏目,以小切口入手方式,全面展示内江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答卷。

数说住建2024丨36.49%提高至40% 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增长感受绿色幸福

目前,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36.49%提高至4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10.94平方米提高至14.88平方米。这是一组来自市住建局的数据。

“别看这小小的一点提升,花的功夫可不少。”该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数据提升的背后,内江做了哪些工作?

当前正值寒冬时节,放眼望去内江的底色仍是绿色。家住东兴区汉安天地的张晓梅有晨跑的习惯,附近的谢家河湿地公园成了她的首选,即便天冷也挡不住她奔跑的脚步。

“闹市区有这样一个公园,实在难得。”1月9日早上,张晓梅这样评价,在记忆中这里曾是一条劣Ⅴ类水质的臭水沟。“公园的改变得益于谢家河再生水厂。”她一边走一边指向百米外的谢家河再生水厂所在之处。

城市污水在经过污水管网后被送到再生水厂,先经过粗格栅、沉砂池、厌氧池、氧化沟……最后进入臭氧接触池脱色、消毒后,实现“再生”。四川水汇生态环境治理有限公司技术工程师刘帅详细介绍水厂的生产原理,以前的污水处理厂是开放式,周围气味很大,不利于附近老百姓生活。谢家河湿地公园在地上打造海绵公园,地下建设污水处理厂,既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也能保护好周边环境。

公园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园建设日益成为引领城市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方式,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在内江,公园绿地的建设是城市与人民双向奔赴的结果。

顺着时间轴,我们可以发现,在推进公园绿地建设过程,内江站高谋远,坚持从顶层设计入手全面规划科学布局,先后完成《内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内江市中心城区生态修复规划》《内江市中心城区绿廊绿道系统专项规划》《内江市中心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内江市城区山体保护规划》《内江市中心城区水系统综合规划》等多个专项规划编制,专项规划内容全部纳入内江市中心城区12个片区控规,确保城市绿化用地落实到位,加快城市绿化体系构建。

内江围绕沱江大做文章,按照具体问题精准施策,大力实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建设,按照“治理11条黑臭水体,建设11个连接城乡的带状、环湖公园”的理念,坚持水陆域、上下游、左右岸统筹治理,将污染治理与“城市双修”“甜城绿道”建设相结合,对水体沿岸实施生态修复,配套建设湿地公园和健康绿道。

目前内江已完成谢家河、寿溪河、益民溪、古堰溪、龙凼沟、苞谷湾水库、蟠龙冲等城市黑臭水体沿岸生态修复和景观建设约2400亩,“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目标全面实现。

顺着河流延伸方向大力实施甜城绿道建设。目前,建成沿江堤顶道路、二马道和亲水步道,甜城绿道265公里。绿道建设逐步向沱江沿岸谢家河、小青龙河等11条支流湖库溯源延伸,“一环两轴九线多楔”的甜城绿道体系已见雏形。

作为公共空间,公园承载着为市民和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场所的功能,也体现着城市的生态价值与人文关怀。近年来,内江在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相协调、公众需求匹配等因素基础上,大力推进城区公园建设,目前已建成谢家河湿地公园(北段)、小青龙河湿地公园、花萼湿地公园、千水湖公园等公园,内江城区已拥有32个城市公园,新建口袋公园23个,“城市绿肺”面积进一步扩大。

甜城绿道体系将沿线的圣水寺、大洲广场、大千园等十余处人文景点,花萼湿地、清溪湿地等6处沿江公园进行串联,为市民休闲娱乐营造全新空间,极大提高居家内江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