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人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耕地保护监督科科长。自2011年8月从事土地管理工作以来,他坚持勤学善思,做好土地报征,守好百姓“饭碗田”,用踏实的工作态度与出色的工作成效诠释了一名公务员的使命与担当。
2021年,刘人午被省自然资源厅评为“四川省自然资源系统先进个人”,2022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内江市创建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先进个人”,今年2月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四川省记一等功公务员”。
勤学善思
出色完成各项工作
近日,记者在耕地保护监督科办公室见到刘人午,他正端坐在电脑前工作,忙碌、专注。不大的办公室整齐地码着一摞摞文件、材料,工作间隙,他不时拿起一份翻阅、学习。
土地相关政策、规定繁多,且时常调整变化。自2011年参加工作起,刘人午就始终秉承着学习“钻”劲,利用闲暇和下班时间自学专业技能,熟悉政策文件,经常是晚上10点后才离开办公室,门卫大爷招呼他都是“又在加班看书了!”
常常学、处处学的他不断将理论融入实践,功夫不负有心人,短时间内完成了从“门外汉”到“行家里手”的转变,以专业的业务知识、精湛的业务技能、开阔的科研视野,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和挑战,获得四川省科协和内江市政府“第七届四川省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优秀论文奖”。
刘人午学以致用,还体现在制度创新上。2015年,面对不动产登记机构重组、制度重建等困难,刘人午勇挑重担,带头钻研,建立健全了全市不动产登记制度体系,设计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登记大厅,重塑登记流程,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试点“一窗受理,并联办理”,将登记时间大幅压缩至10个工作日以内,实现80%的业务1个小时办结甚至“立等可取”。
数年间,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收获锦旗多达300余面,我市不动产登记工作多次获得省自然资源厅表扬。为适应“互联网+举证”、大数据、云平台等新技术使用,以及技术标准变化的新形势,刘人午再次迎难而上,在全省率先探索“集中办公,联合审查”机制,降低了沟通难度,大幅提升了国土调查效率,在全省推广。
做好土地报征
助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土地报征关乎地方发展与群众利益,容不得懈怠与闪失。
在资中县国土资源局工作期间,为更好地完成组织交办的工作,刘人午长期坚守一线,勤奋务实,直面问题,优化不动产测绘、宗地分割、变更调查等11项工作机制,牵头开展入户地籍调查6000余户,核对权属信息20余万件,完成土地报征2.39万亩。
2021年,刘人午任市自然资源规划局耕地保护监督科科长,土地报征工作作为该科3项重点工作之一,工作强度更大,重要性越发凸显。
为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提高土地报征质效,他积极探索,建立了市县联合审核和帮扶调度机制,并立足岗位实际积极推动项目落地、建设。“在项目立项阶段,我们就提前介入,引导项目方优化选址,在实施国家级和省级重点项目过程中,我们还会启动用地‘保姆’机制,给予经办人要件、流程和标准等方面指导。”刘人午介绍,在成自高铁建设过程中,项目方勘测人员在地类认定方面遭遇难题,他及时带领相关人员给予指导,现场协助,确保地类认定既符合相关规定,又无损群众权益。
在刘人午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内江连续两年大幅超额完成土地报征任务,有力保障了向家坝灌区北总干渠等16个民生工程、威远页岩气化工园区等50余个产业项目用地,为内江市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
为加快各类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刘人午及时推行“容缺后补”机制,为各类企业迅速审批临时用地30余宗。
在解决征地拆迁遗留问题过程中,刘人午始终将为群众争取合法利益放在重要位置,有效化解了3个历史遗留征地拆迁问题,保障被拆迁群众合法权益200余万元,为内江市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守好“饭碗田”
做好耕地保护监督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面对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耕地锐减和中央对耕地重视程度激增的新形势,在做好耕地保护监督工作中,刘人午始终坚持用心尽责,不遗余力。
近年来,内江存在群众违规占用基本农田种果栽树、挖建鱼塘等情况,造成耕地和基本农田减少。为此,防止违规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将被占耕地复耕复种成为耕地保护的重点课题。每年,刘人午都要到各县(市、区)开展2至3轮监督检查,指导开展耕地保护工作,并约谈破坏耕地人员,督促其主动恢复耕地。
2022年,全市耕地恢复4万余亩,2023年全市耕地恢复5万余亩,连续2年在全省率先完成任务,实现了耕地面积净增加,耕地保护工作党政同责考核排名全省第一方阵,为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作出了内江贡献。
2023年4月,《内江市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的十四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出台,这是内江首个全面的耕地保护措施性文件,就强化规划引领、用途管制、从严查处、积极恢复等方面作出全面、明确要求,为各级相关人员开展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有力规范群众用地行为、提升耕地保护意识。
鲜为人知的是,寥寥数页文件的背后,是刘人午等同志的辛勤付出。因为彼时,全国几乎没有关于耕地保护方面的综合指导性文件,内江存在因干部对耕地保护政策和措施了解不深入、群众认识不到位而时有发生违规占用耕地的现象。百姓的“饭碗田”必须守好!为此,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领导计划出台一个全面的措施文件。作为责任科室负责人,刘人午当仁不让勇挑重担,多方查阅资料,会同该局法规科搜集国家和四川省相关政策性文件,加以提炼综合并融合耕地保护传统政策和违规建房等方面要求,历时约3个月,措施得以“出炉”。
“荣记一等功公务员”,对刘人午来说既是激励又是鞭策。他表示:“接下来,我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在奋斗中增长才干,淬炼本领,忠诚履职、尽责担当。同时,立足本职岗位,全力做好耕地保护监督、土地征收、自然资源督察等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当好‘耕地保护监督者’‘群众合法权益守护者’,牢牢守护好每一寸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为内江经济社会发展做好用地保障,以更加优异的成绩书写‘赶考’新答卷、取得新荣光。”
在耕地保护监督科工程师刘郑看来,刘人午“荣记一等功公务员”是实至名归。他介绍,耕地保护监督科工作任务重,科室人员“5+2”“白+黑”工作成常态,刘人午始终脚踏实地任劳任怨,获得领导、同事和群众交口称赞。“人午科长可以用两个‘专’字来形容,一个是专业,一个是专注。工作上,他的专业可谓没话说;第二个专注,他学习、工作十分认真,对工作执行力也极强,让人十分敬佩。”刘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