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下午,内江市东兴区永福镇盘陀村一片生姜种植地里,姜农佘国全与妻子正在地里采挖生姜。
▲9月14日,内江盘陀村,姜农佘国全与妻子正在姜地里采收生姜。
佘国全和妻子配合默契,挥锄起姜、修剪枝叶……沾满泥土的鲜姜出土,阵阵清香扑面而来。来到池塘边,夫妻俩将生姜摆放整齐,用高压水枪冲洗生姜、称重打包装筐。
▲9月14日,内江盘陀村,姜农佘国全与妻子正在姜地里采收生姜。
“今年种了15亩生姜,现在每天挖三四百斤到市场上卖,我们的姜品质好,不愁卖,每天能卖三四千元。”佘国全告诉记者,今年姜价不错,零售10元一斤,可以一直售卖到11月份,预计今年产量3万多斤、产值25万元。
▲9月14日,内江盘陀村,姜农佘国全与妻子正在整理生姜。
佘国全今年51岁,4年前他还在外奔波,打过工、创过业,换过很多行业,也时常考虑回家乡发展。近年来,永福镇出台了生姜规模种植补贴政策,他觉得是一个好机会,2019年,他下定决心返乡种生姜。
▲9月14日,内江盘陀村,姜农佘国全冲洗生姜。
“由于缺乏技术,头两年都亏了本。”佘国全告诉记者,后来,他学习其他种姜大户的种植经验,不断丰富理论知识、提升种植技术,第三年,他种的姜品质有了极大提升,卖出了好价钱。
▲9月14日,内江盘陀村,姜农佘国全与妻子展示生姜。
尝到了甜头的佘国全不断提高种植技术,种的姜越来越好,供不应求,村里的不少种姜户都来向他“取经”。“姜很娇气,要舍得投入,从改良土壤到田间管理都是一门技术活,我也是边种边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佘国全说,“种姜我是认真的,姜的品质最重要,不能砸了‘永福生姜’的招牌。”
永福生姜是内江市东兴区的特产,也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永福生姜辣度适中,又嫩又脆,根据市场需求可开发泡姜、生姜洗发水、姜糖片、姜粉、姜茶等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永福镇已打造生姜集中连片种植区2个,实现生姜种植面积1800余亩,年采挖生姜500余万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