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时事 社会 发布 综合 百业 专题 | 热视 镜头 直播 | 市中区 东兴区 隆昌市 资中县 威远县 经开区 高新区 | VRH5读图 | 读报
内江资中:“渔稻共生”种养模式解锁产业发展新路
来 源:i内江 记 者:内江融媒记者 邹蕾 实习生 邹媛媛 编 辑:唐中明 发布时间:2023-09-17 21:32:53
版权
声明
此稿件为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内江新闻网”,否则将依法追责,特此声明!联系电话:0832-5083888

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渔稻共生”这类综合种养模式解锁了内江资中县鱼溪镇长胜村的产业发展新路。

近日,记者在资中渔焱种植家庭农场看到,水产生态养殖净化池内,沉甸甸的稻随风摆动,村民们忙着将成熟的水稻“拉”至岸边进行收割——这种水稻也被称为“浮板稻”,是利用布满孔洞的水面浮板而种植的农作物,具有净化生态环境、助力水产养殖业升级的作用。

“按照每亩池塘种稻约9%的比例,我们共投放3米长、1.5米宽,面积4.5平方米的浮床18个。每张浮板共有60个大小相同的孔洞。”农场负责人曾耀锋介绍,这是一种节能环保、效益显著的种养模式,有利于形成鱼肥水、稻净水、水养鱼的循环系统。

“渔稻共生”的好处在哪里?曾耀锋说:养鱼产生的氨、氮、磷等物质,是水稻需要的主要营养肥料;鱼在生长期间会吃掉部分水稻害虫的成虫和幼体——在整个种养过程中不施用任何肥料和农药,水稻抗倒性和抗病性都较强,苗期管理也不费力,既节约了农场的劳动力和生产成本,还保护了生态环境,同时也能产出纯天然有机食品。

渔粮不争地,稻香鱼肥好“丰”景。“浮板稻大约在9月成熟,相比常规水稻收割时间更晚,稻籽也更饱满,效益更好!”曾耀锋告诉记者,该生态池前期投放了20个浮床——90平方米的种植面积共计收获稻谷69公斤,折合亩产约511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