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谋新发展,建设新内江。
1月28日,春节假期后第一个工作日。2023年内江籍在外知名企业家、知名人士新春茶话会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家、乡友欢聚一堂,共庆新春佳节、共谋内江发展、共话美好未来。
这次会议与众不同——
从召开时间来看,这是春节假期后首次举行的全市性会议,也是继市委八届五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全市工业发展大会后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从参会人员来看,既有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规格极高;又有内江籍在外企业家、在内投资企业家、商会代表、招商顾问,范围之广。
从聚焦内容来看,不仅回顾了内江过去一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还重点介绍了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建设区域物流枢纽、优化营商环境、发展民营经济等方面的安排和考虑。
从目的意义来看,叙乡情话亲情、互通信息共享资源,营造了投资内江、建设内江的浓厚氛围,表明了内江抢时间促发展、拼经济搞建设的坚定决心。
起步冲刺,开局争先。兔年内江“第一会”,书记、市长面对面“对话”民营企业家,蕴含怎样的深意?释放了什么重要信号?
信号一:强工业稳增长
“未来,相信优炫能够有更多机会赋能内江数字化发展。”作为在外创业的“甜商”,北京内江企业商会会长、北京优炫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梁继良表示,内江一系列经济工作安排和六项重点任务,蕴含无限商机,也为广大乡友返乡投资、创业提供了有利条件,搭建了广阔舞台。
梁继良坦言,2022年底全市工业发展大会作出的“内江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快内江特色工业互联网建设,建设网络强市、数字内江”部署,将是企业参与内江建设重点突破口。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实体经济的根基。
事实上,去年12月召开的市委八届五次全会就明确以“做大工业、做强物流、美乡优城、共同富裕”为总抓手,科学谋划了内江发展蓝图。之后相继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市工业发展大会,分别对做大做强工业经济进行了细化部署。
一条链、一盘棋、一股劲。与会嘉宾认为,兔年内江“第一会”再次抛出强工业促发展的措施举措,有力彰显市委、市政府实施工业倍增计划、纵深推进“工业强市”的信心决心。
会议明确,将始终把工业强市、制造业兴市作为抓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推动产业倍增、企业倍增和园区扩面提质,力争2030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
工作上,持续拓展优势产业,特别突出“页岩气+、钒钛+、甜味+、装备+”四大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全力构建以制造业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项目上,将重点实施上海汉兴能源页岩气制氢等38个“页岩气+”项目、年产5000方钒电解液示范生产线等17个“钒钛+”项目、红牛饮料内江生产基地等25个“甜味+”项目、西部轨道交通产业园等59个“装备+”项目,确保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